摘要:方案要求統籌抓好“大棚房”、違建別墅專項清理整治,“四亂”專項整治等工作,嚴肅整治在“四山”範圍內違法建設“別墅”“度假村”“私家大院”等亂搭亂建行爲,依法依規處置存量問題,堅決管住新增問題,恢復山體的自然景觀和生態功能。主城“四山”範圍內城鎮開發邊界內的建設用地,包括城鎮建設用地、村莊建設用地等,以保護和恢復生態環境、自然景觀爲主,嚴把項目准入關,適度發展文化休閒、養生養老和鄉村旅遊功能,嚴禁新增住宅類房地產開發項目。

山裏有房的重慶人看過來!主城這四座山不再規劃新增居住用地了

主城“四山”範圍內未建設區域,不再規劃新增居住用地。7月10日,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發佈《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重慶市主城區“四山”保護提升實施方案的通知》。

山裏有房的重慶人看過來!主城這四座山不再規劃新增居住用地了

“四山”是指縉雲山、中梁山、銅鑼山和明月山,縱貫主城南北,是重慶主城區重要的生態屏障。

《重慶市主城區“四山”保護提升實施方案》(後簡稱“方案”)提出,按照“幹五年、看十年、謀劃三十年”的總體思路,着力實施“四山”保護提升工作,保護、修復“四山”自然人文環境,營造“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和諧畫卷。

因此,方案指出,要推進“四山”違法建設綜合整治、加強“四山”建設管控。

山裏有房的重慶人看過來!主城這四座山不再規劃新增居住用地了

隨着“四山”保護提升,縉雲山的自然環境將得到更好的保護。重慶日報供圖

整治違法建設

清理“別墅”“度假村”“私家大院”

着力推進主城“四山”違法建設綜合整治是方案提出的工作任務之一。

方案要求統籌抓好“大棚房”、違建別墅專項清理整治,“四亂”專項整治等工作,嚴肅整治在“四山”範圍內違法建設“別墅”“度假村”“私家大院”等亂搭亂建行爲,依法依規處置存量問題,堅決管住新增問題,恢復山體的自然景觀和生態功能。

以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爲突破口,舉一反三,全面清理“四山”違法建設情況。

方案提出,要實施違法建設分類處置。以保護自然生態、提升羣衆滿意度爲目的,按照先易後難、突出重點、確保安全穩定的原則,根據違法主體、建設時間、用途、管制區域、土地性質、房屋安全和生態景觀影響程度,結合實際,採取依法拆除、保留提升等方式進行分類處置。

對違反自然保護地有關法律法規和“四山”保護提升要求的工礦企業、商業設施、改變用途的農業及林業設施、拆除超建部分不影響其餘房屋結構安全的超建農房,以及影響“四山”風貌和生態環境的其他違法建設,應予依法拆除並同步實施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確保拆除一處植綠一處。

山裏有房的重慶人看過來!主城這四座山不再規劃新增居住用地了

位於銅鑼山南段的南山植被鬱鬱蔥蔥,被譽爲重慶主城的“肺葉”和“氧吧”,名勝景點點綴其間,是重慶旅遊勝地之一。鍾志兵 攝

加強建設管控

未建設區域不再規劃新增居住用地

方案提出的另一個工作任務是着力加強“四山”建設管控。

方案要求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對“四山”建設用地總量進行控制,以現有建設用地總量爲基數,做好減量工作;規範“四山”開發建設行爲,加強建築、景觀風貌管控,實現“四山”資源合理有度利用。

首先要嚴控建設總量。主城“四山”範圍內現狀建設用地按照總規模只減不增的原則,嚴格控制建設開發行爲。未建設區域進一步優化建設用地功能結構,不再規劃新增居住用地。

已出讓未實施的項目,按照“降容量、控高度、提品質”的思路開展清理工作,嚴格執行減量要求,加強建築高度、風貌的規劃管控。

符合管控要求的項目加快實施並優先恢復生態功能;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建築可以按照有關規定發展精品民宿等高品質配套設施。

山裏有房的重慶人看過來!主城這四座山不再規劃新增居住用地了

空中俯瞰,銅鑼山境內的鐵山坪森林公園美不勝收。鍾志兵 攝

嚴格項目准入

管制範圍禁止各類房地產開發建設

在加強“四山”建設管控方面,方案還提出要嚴格項目准入。

主城“四山”範圍內城鎮開發邊界內的建設用地,包括城鎮建設用地、村莊建設用地等,以保護和恢復生態環境、自然景觀爲主,嚴把項目准入關,適度發展文化休閒、養生養老和鄉村旅遊功能,嚴禁新增住宅類房地產開發項目。

另外,主城“四山”管制範圍實施嚴格保護控制,除排危搶險、村民自用住房、重大基礎設施、軍事設施、重要的公益性設施、必要旅遊配套設施和因生態環境保護、風景名勝資源保護、文物保護需要建設的外,禁止各類房地產開發建設活動。

山裏有房的重慶人看過來!主城這四座山不再規劃新增居住用地了

明月山江北吳家凼“天池”。(本報資料圖片)(江北區農委供圖)

提升建築品質

建築不得遮擋山脊線,高度不超12米

按照方案要求,主城“四山”範圍內的建築品質也將得到提升。

首先,“四山”地區的建築風貌應突出地域特色,對建築形態、建築高度、風格色彩等作出規定,做到與山體景觀、山林風貌相協調。

另外,要因地制宜、依山就勢地進行建築佈局,嚴禁平山填坑、毀林建房、大開挖和大規模場地平整及連片建設,突出“大保護、微開發、巧利用”,形成建築掩映在自然環境中的效果。

方案特別要求,嚴格控制各類新建建築和構築物高度,不得遮擋山脊線、森林樹冠和崖壁景觀,以樹爲參照,原則上不超過12米,文化旅遊、瞭望觀察、軍事設施等特殊建構築物高度確需突破的,應開展專題論證。

加強“四山”山麓區域建設管控,留足觀山觀景視線廊道,防止“建築圍山”。

山裏有房的重慶人看過來!主城這四座山不再規劃新增居住用地了山裏有房的重慶人看過來!主城這四座山不再規劃新增居住用地了山裏有房的重慶人看過來!主城這四座山不再規劃新增居住用地了

中梁山上優美的田園風光。張海鵬 攝

主城“四山”將規劃建7條山林步道

未來,市民去“四山”將更有耍事

方案提出,結合“四山”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郊野公園、景區等旅遊資源,統籌整合主城各區休閒遊憩項目,科學合理佈局山地生態公園。從嚴控制公園內機動車道、停車場、遊樂設施、人造景觀等旅遊服務設施,科學合理建設公園觀景平臺、風景遊憩道、觀光索道、遊客集散中心等服務配套設施。

首先開展南山山地生態公園試點示範,探索形成可複製推廣的經驗。

接下來,主城區還將規劃建設7條約224公里的山林步道,豐富步道沿線自然觀賞、生態科普、文化體驗、歷史教育和休閒健身等功能,佈局山林驛站及登山入口,連接城市腹地,方便市民登山遊憩。

另外,市民前往“四山”也會變得更方便。方案提出,要優化“四山”道路交通組織,構建綠色低碳的公共交通體系,根據各段山脈的地形和功能特徵,設計特色旅遊線路,完善山上山下步行系統,引導公共交通出行,倡導電動觀光車接駁。

“四山”還將探索其他特色山地交通方式,提供便捷豐富、無縫對接的交通體驗,提高“四山”的可入性、可達性。

山裏有房的重慶人看過來!主城這四座山不再規劃新增居住用地了

編輯/蔡海燕

來源/上游新聞-重慶晨報

圖/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