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宣王掩耳盜鈴,他有一件事做得最正確齊宣王掩耳盜鈴,他有一件事做得最正確

文/張秀陽

田稷子,又叫田子,是戰國時期齊國宣王的國相。然而不知爲何,這位齊國相的大多事蹟泯滅在時光深處,史籍不載。之所以後人還能記得他的名字,並傳爲佳話,是因爲他的母親。他的母親正史上同樣沒有記載,只在劉向《列女傳》和韓嬰《韓詩外傳》裏記載了她的故事,不過她連名字也沒有留下,只稱之爲“田稷子母”。

齊宣王(約前350年-前301年),嬀姓、田氏,名闢疆,戰國時代齊國國君,齊威王之子。在戰國時代,齊宣王算不上名君,據專家研究,齊國最終滅亡,與齊宣王有着非常重要的關係,齊宣王一生犯過很多錯,而最大的錯誤在於他外交,正是因爲他的外交錯誤導致齊國最終滅亡。

但他有幾個故事非常出名,最有名的還是下面兩個故事。

公元前312年,齊宣王殺了他的王后,續娶鍾離春爲後。相傳鍾離春是一位樣貌奇醜的女子,然而非常有才。齊宣王續醜女做王后,後世傳爲佳話。但一般讀者不知道的後續故事是,還有一句俗語叫:“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鍾、夏都是齊宣王身邊的女人,前者奇醜而有才,後者奇美而無能。於是,齊宣王有事,就跑去找鍾無豔幫忙;事情一過,則去找夏迎春尋歡作樂,把鍾無豔拋到了一邊。

齊宣王另一個故事更有名,這是成語濫竽充數的典故由來。齊宣王愛聽吹竽,要三百人合奏,南郭先生不會吹竽,混進竽樂隊裏,一直到齊宣王去世,都沒被拆穿;齊愍王立後,喜歡單獨演奏,處士趕緊逃走了。

齊宣王掩耳盜鈴,他有一件事做得最正確公元前314年,燕國發生內亂,齊宣王乘機發兵干涉。只50天就攻佔燕國都城薊(今北京),幾乎滅亡燕國。但這也爲齊國的衰落埋下伏筆。三十年後燕昭王爲報此仇,在樂毅的指揮下統帥燕國及趙、秦、韓、魏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餘城,使齊國只剩下即墨、莒這兩座孤城,儘管最後依靠田單以火牛陣破敵復國,但齊國卻從此衰落下去。

不過齊宣王重視文化建設,在戰國時代也是有口皆碑。田稷子做國相,正是齊宣王時候。

田稷子做三年國相,按齊國官員休假的規定,到了休假的時候,他就帶着兩千多兩黃金回到家鄉,他想着把這些黃金交給母親,讓母親能夠安享晚年,衣食無憂。

很長時間沒有見到兒子的母親,見兒子回來休假,又能陪伴自己一段時間,當然很高興。可是當他看到兒子的隨從抬到後堂那麼多的黃金時,她驚呆了,半天沒有開口說話。

等人客散去後,母親問:“你現在可以說說,你從哪裏弄來的那麼多的黃金了?”

田稷子聽母親語氣很嚴厲,裝着不在意的樣子,說:“回稟母親的問,這些黃金都是兒子做國相應得的報酬啊。”

齊宣王掩耳盜鈴,他有一件事做得最正確母親對兒子回答並不滿意,她說:“你還在狡辨,你做國相已經三年了,這三年中間,你每次回來都給家裏帶來你的俸祿,你每年俸祿是多少母親一清二楚,你並沒有那麼多金子, 你要迎來送往,人情禮節,你還要喫飯穿衣。這三年下來,你哪裏還會有那麼多金子帶回來?你老實說,你是不是做了什麼大節有虧的事,有愧於正人君子的德行和操守?你這些金子倒底是從哪裏得來的?”

看見母親真的很生氣,田稷子只好實話實說:“回稟母親,這些金子確實是我做國相這幾年,下屬那些官吏們送我的。”

聽到兒子做官三年,收受了那麼多的賄賂,敗壞田家家風,母親氣得渾身發抖。她讓兒子隨自己進了家祠,跪在田氏祖宗牌位前,大聲斥責道:“我雖然大道理懂的不多,是個婦道人家,但我也聽說過,讀書人應該有高尚的道德修養,心裏要純潔,行爲要端正,不能隨隨便便拿意外之財;做事情要竭盡全力把國家和百姓的事情辦好,忠於職守,盡職盡責,不能狡詐虛僞;不符合道義的事情,不在心裏盤算。不合理的利益,不帶回家裏。如果言行一致,就會表裏如一。如今,齊王用高官厚待你,用厚祿供奉你,你的一言一行就應該報答齊王。臣子輔佐國王,就像兒子孝敬父親。盡心竭力,忠誠不二,效忠聖上,恪守使命,廉潔公正,因而就不會有禍患。如今,你卻與此相反,遠離了忠誠啊!作爲臣子不忠,就是作爲兒子不孝。不義的財物,不是我應該擁有的,不孝順的兒子,不是我的兒子。”

齊宣王掩耳盜鈴,他有一件事做得最正確母親的話,在田稷子聽來,如雷轟鳴,在他的心裏引發極大的震憾。他一邊磕頭,一邊說:“母親大人,兒子對不起母親的教誨,兒子知錯了。”

母親見兒子承認了錯誤,說:“你起來吧。現在你知道應該怎麼做了吧?”

田稷子說:“兒子知道,我現在就退回那些金子,去找國王請罪,如果國王給我什麼懲罰,我也心甘情願地接受。”

第二天,田稷子顧不得休假,回到都城,到宮殿上向齊宣王講述了母親對他的斥責,並表示願意接受宣王的懲處。

齊宣王聽了田稷子一番話,對田稷子母親的深明大義、教子有方深爲感動。因爲田稷子知錯能改,主動退回了髒物,自領懲罰,齊宣王招集羣臣,當衆宣佈免除了田稷的罪責,恢復了他的相國的職位,並且拿出國家的錢財獎賞給田稷的母親。

齊宣王掩耳盜鈴,他有一件事做得最正確田稷子母親,雖然青史無名,但因爲這一件教子大義,贏得了後人的稱讚。漢代劉向撰《烈女傳》讚揚她:“君子謂,稷母廉而有化。詩曰:‘彼君子兮,不素飧兮。’無功而食祿,不爲也,況於受金乎!頌曰:田稷之母,廉潔正直,責子受金,以爲不德,忠孝之事,盡財竭力,君子受祿,終不素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