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小麥的不同之處

節水小麥最大特點是比普通小麥少澆水,仍能獲得高產,即提高了小麥生產水分利用效率。這就奠定了它有兩個明顯的特徵:根系吸收水分能力強和植株(主要爲葉片)蒸發水分量少。

小麥植株吸收水分主要有兩條途徑:灌溉和利用深層土壤水。因此,根系吸收水分能力強表現在種子根較多地吸收深層土壤水和次生根吸收灌溉水。

土壤水有無形水庫之稱。通常有雨季地表水下滲和地下水順着毛細孔上移匯聚的深層土壤水,一般在地表下1米~3米之間,或更深些。淺根系作物很難利用這層土壤水。小麥爲淺根系作物,但它的種子根較長。據石家莊市農科院在辛集馬蘭農場和中國農大在吳橋實驗站觀測,小麥種子根能扎入土壤2~3米深。種子根吸收土壤水能補充小麥植株生長發育的需求。

土壤淺耕層水是指近地表30釐米的土壤水,一般靠灌溉或降水供給,主要供小麥次生根吸收。小麥次生根比較發達,活力強,在種子根滿足不了植株需水高峯時,通過灌溉次生根及時吸收供應,滿足植株水分需要,保障小麥高產。

蒸發水分量少是指植株葉片和葉鞘等暴露部位在同等環境條件下蒸騰量少。據觀察,節水小麥品種的葉片氣孔保衛細胞長度相對比較短,並在葉片上的分佈相差較小,氣孔開張與閉合對溫度較敏感,溫度升高導致氣孔閉合。這樣可降低蒸騰量,維持植株體內水分平衡,滿足生長發育需求。

從植物學特徵和生理學特性分析,節水小麥品種表現爲葉片相對窄短、較厚,或帶有蠟質層,或有較密集的茸毛,旗葉不發生幹尖或幹尖較輕、幹尖出現較晚;成熟期爲中晚熟,落黃好,不早衰等。

針對節水小麥的特點,在田間管理上與普通小麥品種有了明顯不同。一要圍繞促進種子根伸長採取管理措施。俗話說,澇長苗、旱生根。即在足墒播種的情況下控水,採取鎮壓、鋤劃等措施,適當控制麥苗生長,促進種子根向土壤深層下扎。種子根向土壤深層下扎到1米後,會沿着土壤水加快,更多地吸收土壤水分。麥苗返青至抽穗是種子根伸長速度較快時期,也是土壤水分利用率較高階段。所以,在田間管理上要抓住時機,採取適當推遲澆水時間等措施,增強種子根活性。二要圍繞小麥高產需求確定關鍵水。當種子根不能滿足植株正常生長發育需求時,即影響到小麥高產形成時要澆水補充淺耕層水分,保障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對養分和水分需求的平衡,這就是春季澆一水的時間。如果中後期遇乾旱,要根據田間墒情和植株長勢確定澆第二水。爲了利用好葉片氣孔蒸騰量少的優勢,如果澆一水,水量可適當大些;如果澆兩水,澆水量可適當小些,以達到節水目的。

肥隨水溶化而被根系吸收後向植株上部傳導,節水小麥由於受澆水次數限制,可考慮澆水時集中追肥,或運用水肥一體化澆灌,通過次生根吸收養分,供應植株生長和發育,實現小麥節水高產。

值得指出的是,小麥抗旱高產提法不太確切,因爲抗旱與節水在概念上是有區別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