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的省会哈尔滨素以其欧陆风情建筑而闻名于世,因为中东铁路的原因,哈尔滨从建城开始,更多地反映出的是西方文化的痕迹。最多的时候哈尔滨有19个国家在哈尔滨设领事馆。1926年开始,哈尔滨由奉系、吉林军阀和黑龙江军阀控制。中国的这些军阀都尊崇孔孟之道,在哈尔滨痛感城市过于洋化,民间有洋式建筑有压住龙脊之说,很不舒服,为了震慑洋教,扬我国威,他们先后兴建了普育中学(今哈尔第三中学)、极乐寺和文庙等中国式建筑群,特别是1926年10月动工,官民捐资73万多元银币修建文庙,规模之大东三省少见,张学良将军还特意为文庙的修建撰写了碑文。

大成殿气势宏伟

大成殿气势宏伟

哈尔滨文庙的简介

哈尔滨文庙坐落在哈尔滨南岗区南通大街和宣化街交叉点上的文庙街、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院内,占地2.3万平方米,在全国孔庙中属第三位,是黑龙江现存最完整的仿古建筑,是全国现存最后一个建成的孔庙,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一座孔庙。

文庙的侧门

大气威严的牌坊

没有正门的孔庙

文庙的整个结构为南北向三进院落,属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前院是首进院落,院内松柏苍翠,丹墙回绕。中院是文庙的主体,正殿大成殿,超过了曲阜孔庙大成殿横阔9间的规格,为横阔11间(9堂2夹室)的重檐庑殿顶大殿。池南有“万仞宫墙”(俗称“影壁墙”),上镶有琉璃雕花砖的黄瓦红墙,长44.85米,高5.9米。池北有棂星门也称“先师门”,是三间四柱的木牌坊,采用了只有皇家建筑才能使用的和玺彩绘,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院落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牌楼,与棂星门合称“三楼”。殿内供孔子、先贤五人、先儒五人、十二先贤牌位。大殿两边是两座配殿,内供孔子的弟子牌位。哈尔滨文庙未开正门,可谓文庙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全国唯一没有状元来祭祀的地方,据说当年倡导修建文庙的特别行政区的长官因此未敢修建正门。哈尔滨的文庙落成于1929年,而中国的科举制度早在1905年就废除了。因此留下了这一历史遗憾。

棂星门牌坊

孔子雕像

崇圣祠

院落东南角有驮碑一座,碑文为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撰写的《哈尔滨文庙碑记》。后院为面阔7间、单檐歇山顶的崇圣祠,原供孔子前五代祖先,后改为书厅,东西有侧殿。1996年,哈尔滨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哈尔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