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入冥府是个老故事了。

从唐朝开始就被不断演义,从唐传奇到宋话本到元杂剧到明清的小说里,唐太宗被不断叫到地府拷问,细节不断丰富,人物不断增多。大家都很喜欢看着这个不可一世的皇帝在末日审判前瑟瑟发抖。

连西游记都借鉴了这个故事,将这个故事作为推动唐宋西天取经的一个桥段。

他魂游地府归来,一方面招募人员去给阎王送南瓜,上演刘全进瓜的故事,另一方木召集群僧超度亡魂。这才有了唐僧讲经,观音菩萨招募取经人的故事。

在西游记的故事里,唐太宗完全是受人摆布的一方,也是地府的感动者,赎罪的行动者。

这个故事从唐朝一路流传下来,大家津津乐道,却没有人想过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作者陈渐大概是第一个绕到这个故事背后看一眼的人,所以他才写了这本书《大唐泥犁狱》。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阴谋,这里面完全没有鬼神,只有人心。

作者先从崔珏这个角色入手,在唐太宗魂游地府的时候,他是魏征的熟人,也是太宗的引路人,由于有他的引领太宗才得以全身而退。

作者下了一番功夫考证,发现唐朝有两个崔珏,一个是初唐的,一个是晚唐的。

初唐的崔钰就是那个神神道道的崔珏,晚唐的崔珏则是个诗人。

为了让人物立体化,他将这两个人糅合到一起,创造一个新的崔珏。

这个崔珏风流倜傥,神采奕奕,文武双全,却郁郁不得志,正所谓虚怀平生凌云志,一生襟抱未曾开。这是晚唐诗人崔珏写给李商隐的,作者却用来形容崔钰。

崔珏一身本领,却只能做一个县令,终于他等来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下地狱,不是做鬼,是做官,判官。

不得不佩服作者讲故事的本领,这个楔子完全是唐传奇的套路,太抓人啦。

但是这么好的楔子,崔珏只是一个开头。

真正的主角是唐僧。

作者笔下的唐僧一脱西游记里的迂腐之气,这个玄奘精明而不圆滑,厚道而不迂腐,不光佛法精进,而是世事洞明,内心如镜,不将不迎,在淡然之中将一切了然于胸。神人一个。

唐僧抽丝剥茧将遇到的谜团一层层剥开,展现给大家一个新奇的大唐泥犁狱。

这地狱是崔珏创造的,只为了弘扬佛法,广大伽蓝。

为了这个地狱,崔钰深陷地狱之中,他设置重重机关,布下重重谜团。

自以为天衣无缝,在唐僧面前却一点点露出马脚。

这个唐僧身边也有一个孙悟空,不过这个孙悟空叫波罗叶。

但是在这个故事里,降妖解密的不是在孙悟空,而是唐僧。

但是作者并不满足于只写一个唐僧大破连环计的故事,他要写一个大唐佛道之争、权谋之争的大故事,在这个背景下,作者不但志怪,还将唐朝的历史和故事融合,增加故事的复杂性。

故事一再翻转,让读者瞠目结舌。

每一次翻转作者都能对前面的布局巧妙解释,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最绝的是唐僧面对弘扬佛法的机会,他却认为不可取,坚定的站在了另一边。

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真害怕作者会蹦出两个鬼神来,因为这么好的悬疑,如果最后用鬼神来解释,就有点不厚道了。

好在没有。

作者用唐僧抽丝剥茧展现出唐初佛道之争的阴谋,给出一个全新的魂游地府故事。

还要夸夸作者的故事语言,沉稳厚重,读起来有味道。不知道作者是不是佛教徒,对我而言,作者对博览佛教知识,许多偈语、机锋用得十分巧妙。没有博学的知识是断然写不出来的。

作者目前写了两本,一本是大唐泥犁狱,还是一本是西域列王记。

《西域列王记》里作者胆子更大了,他绕到一千零一夜故事的后面,将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卫王瓶的故事翻出新意来,用巧妙的方法重新解释大卫王瓶的魔法。西域、高昌国、大唐高僧、丝绸之路……这里面没有鬼神,却塑造的世界比鬼神更离奇。

有趣的是作者说西游八十一难,实为八十一案,难道作者要写八十一个故事,我翘首以盼。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