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的名字在科幻迷圈子之外还是比较陌生的,他所著的长篇小说《三体》曾荣获科幻文学最高奖项“雨果奖”,是国内最著名的科幻文学作家。有关《三体》的改编电影在前些年也偶有新闻,看过《三体》的人都告诉我这本书要真能拍成电影是非常难的,我自己没看过小说只好点头附和一下……

想要将每个人脑海之中被文字激起的想象力,再还原成实实在在看得到的画面,这个过程本身确实非常具有挑战性,也对电影的主创提出一定的要求。那长篇不好拍,也许短篇能好一点?刘慈欣的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不声不响之间决定要进军春节档,前期的宣传上很少披露影片的实际画面和剧情,最大的卖点恐怕是凭借《战狼2》创造国产影片票房纪录的吴京了。

低调不是没调,简谱不是没谱。《流浪地球》的隐忍完全是有原因的,从刚开始没多久便展示起国内最顶级视觉特效画面,我误以为这是战略性展示,点到为止,把观众震住就好,没想到这真的就是一个开始,后面的特效越来越好,而且持续时间绝对不短,震撼多多,惊喜连连,让我目不暇接,简直不敢相信这竟是一部国产电影的表现。我个人十分肯定在视觉特效方面,《流浪地球》已经是迄今为止国产电影的巅峰之作,原来在好莱坞科幻片大制作里才能看到的特效画面,我们国内也可以做到了,这感觉非常棒!光是这视觉特效,也足以值回票价。

除了特效一流,影片本身也创造了纪录,《流浪地球》是首部百分百中国原创的硬科幻电影,去年还在感叹我们自己的优秀科幻电影何时到来的不久之后,《流浪地球》扛起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先锋大旗。在刘慈欣的原著基础上,编剧们针对电影的特点做出了适当的改编,尽可能的将故事装进130分钟内献给观众。可能原计划的影片时长会更长,因为我察觉到有些镜头跳转的速度,特别是影片中段的时候,节奏会不知不觉的加快,可能存在为了商业需要忍痛删节的情况。影片中还有一些故事情节和背景设定没有交代完整,存在缺漏,遇到比较较真的观众,还真有点说不过去的逻辑毛病,不太适合深究,可能需要在原著小说里寻找答案。

《流浪地球》在强悍的视觉特效和扎实的科幻故事背后,是对我国传统“人定胜天”这句老话的反复讴歌和赞扬。从一开始人类决定让地球换个地方,到人类让自己换个活法,再到遇上生死攸关的惊天危机,人类单体自身的存在,摆在力大无穷的机器、庞大无比的行星、浩瀚无垠的宇宙面前,实在是渺小的不值一提。按照自然界的法则,人类除了能够直立行走和散热能力超强之外,在与其他生物的竞争中并没有明显优势。然而人正是凭借大脑和精神,不断挣脱自然的束缚,超越生物学的极限,成为地球的主宰者。

有战天斗地的豪迈,也有生离死别的忧伤,毅然决然的自我牺牲更能撬开观众的泪腺,影片存在刻意煽情的部分并且略显生硬。在特效画面极力渲染下的末世绝境中,纵使大部分演员的演出还显得有些生涩,也足以说服观众将自己代入到影片中,与角色们同呼吸共命运,一次又一次的试图拯救地球和人类,在近乎绝望的屡次打击下也不肯放弃一丁点希望。而奇迹正是不常有才会被称之为奇迹,能让自己全然忘我的不抛弃不放弃,把渺小的人类们重新聚集在一起,团结一致,拼尽全力创造奇迹,人的作用被无限放大,利用机器成功化解危机,战胜了大于自己无数倍的行星,这样的胜利证明了人类的伟大和成功远超于自身体积大小。任由情绪被自然环境和宇宙规律压制了许久的角色和观众们,在最终的结局中得到了一次完美又剧烈的集中爆发和释放,收获了极大的自我肯定,酣畅淋漓,大呼过瘾。

是的,这很套路,很商业片,但国内对科幻片这一类型尚处于开荒阶段,我个人认为套路只要运用娴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套路之外的用心也是显而易见,大型车辆表现出来的重量感、中国式赛博朋克城市风光、似曾相识的生活元素等等,这些是让我叹服的细节表现。另外说起来,音乐也很棒,煽情加分效果显著,演员方面吴京和吴孟达表演很到位 ,对角色的把握十分准确,其他演员表现也属及格,没有太突兀的感觉。

最末我想要向所有不反感科幻电影的朋友强烈推荐《流浪星球》,它是一部在国产电影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幻电影,并非是我吹嘘它,而是它的优良素质让它具有很高的起点,也昭示着国产电影在科幻类型上的开拓迈出了相当成功的第一步,刘慈欣的原著基础加上媲美好莱坞的国内最巅峰的特效画面表现,再算上人定胜天的豪情壮志,怎么能让人不激动到流泪?在我心中《流浪地球》已经稳坐2019国产电影前十的行列,甚至有问鼎最佳的可能,完全不可能有理由错过它!

近期更新指南:

蝙蝠(容浥)

影业从业人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