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腫瘤靶向治療無效時,表觀精準治療也許會提供有益補充

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血液科

國家老年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

當腫瘤靶向治療無效時,表觀精準治療也許會提供有益補充

當前,一般而言的精準治療是指通過DNA測序的方法找到疾病相關的DNA(突變),然後利用靶向藥物對突變異常激活的信號通路進行干預。

當腫瘤靶向治療無效時,表觀精準治療也許會提供有益補充

比較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是,甲磺酸伊馬替尼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簡稱慢粒白血病),革命性地改變了慢粒白血病患者的預後,絕大部分患者在不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或化療的情況下,就能獲得緩解並長期生存。這是人類歷史上以靶向治療爲代表的精準治療取得的第一個劃時代的勝利。

當腫瘤靶向治療無效時,表觀精準治療也許會提供有益補充

此後近20年時間裏,國內外有關靶向治療藥物的研究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靶向藥物(大體分爲小分子化合物藥物和單克隆抗體藥物)包括某一靶點的一代藥物、二代藥物,甚至三代藥物,相繼研發出來並進入臨牀應用,極大地改變了腫瘤臨牀治療模式,使得成千上萬的腫瘤患者受益,進一步提高了治癒率,延長了生存期,這也宣告腫瘤精準治療時代的來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我國《2018年全國最新癌症報告》統計,惡性腫瘤仍是我國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18年我國新發惡性腫瘤380.4萬例,相當於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爲癌症。加之腫瘤患者生存期延長,從流行病學角度講,腫瘤的患病率將越來越高,已經成爲一種類似於心腦血管疾病的慢性疾病類型。

當腫瘤靶向治療無效時,表觀精準治療也許會提供有益補充

當然,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未來也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腫瘤患者出現復發、轉移和耐藥,這也給腫瘤緩解後的再治療或維持治療提出了一道難題。可以看出,未來對於腫瘤治療的關鍵仍是控制轉移和耐藥。

現已知,腫瘤的轉移和耐藥是一個多基因參與的複雜過程。就大多數類型的惡性腫瘤而言,目前尚未研發出能夠抑制轉移和耐藥發生的藥物。隨着基因組學、表觀基因組學及蛋白質組學研究的深入,生物大數據研究已從單純的貯存、積累逐漸過渡到生物信息學挖掘利用(Data mining)及臨牀轉化應用階段。

當腫瘤靶向治療無效時,表觀精準治療也許會提供有益補充

早在2011年,Hanahan和Weinberg就提出癌症發生發展的八大相關因素,即持續存在的細胞增殖信號、逃避生長抑制因子、抵禦細胞凋亡、使細胞永生化、侵襲和轉移的激活、誘導血管生成、逃避免疫破壞和重組能量代謝。到了2017年,Campbell等人運用分子進化生物信息學方法,對來自7664例患者的29種不同類型腫瘤樣本進行分析,發現癌症發病很少是單基因突變的結果,平均與4個基因有關,並且發病相關基因的數量也會隨着腫瘤負荷的升高而增多。

綜上,可以看出,腫瘤的發生發展、侵襲和轉移是一個全基因組範圍內的不同時間不同微環境下由多個基因參與的“系統事件”,而遠非某一個基因的點突變所致。

當腫瘤靶向治療無效時,表觀精準治療也許會提供有益補充

在現今腫瘤精準治療時代,人們總是抱着美好的願望,希望一種“神藥”就可以根治癌症。但很遺憾,由於上述原因,對於絕大多數腫瘤而言,以靶向治療爲代表的精準治療還都處於“神藥不神,精準不準”的現狀。對於那些晚期腫瘤患者,“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還沒有被發現。因此,要想實現真正的精準治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自於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血液科暨國家老年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的盧學春教授,帶領臨牀生物信息學團隊潛心研究十餘年,率先提出“疾病大數據陰陽五行觀”創新學術思想,針對腫瘤發病多組學機制及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調節,建立了“疾病-藥物多組學大數據表觀精準治療平臺”,並針對血液腫瘤及實體瘤優化了一系列原創治療方案,取得了豐碩成果(獲首屆老年醫學獎科技創新獎),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靶向治療的不足,爲腫瘤患者的精準治療提供了有益的補充。

當腫瘤靶向治療無效時,表觀精準治療也許會提供有益補充

參考文獻:

1. Tannock IF,Hickman JA . Limits to Personalized Cancer Medicine. N Engl J Med.2016;375(13):1289-94.

2. Prasad V. Perspective:The precision-oncology illusion. Nature 537(7619), S63.

3. Hanahan D, Weinberg RA. 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 Cell.2011;144(5):646-74.

4. Martincorena I, RaineKM, Gerstung M, et al. Universal Patterns ofSelection in Cancer and SomaticTissues. Cell. 2017 ;171(5):1029-1041.e21.

5.Subramanian A,Narayan R, Corsello SM, et al. A Next Generation Connectivity Map:L1000 Platform and the First 1,000,000 Profiles. Cell.2017;171(6):1437-1452.e17.

6. 科技創新獎獲獎者簡介-盧學春.見:中國癌症基金會《中國腫瘤臨牀年鑑》編輯委員會編.2016中國腫瘤臨牀年鑑.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9. 579

7. 盧學春,樓方定,徐周敏,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復發相關基因的篩選及生物信息學分析.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04,25(2):81-83.

8. 盧學春,楊波,朱宏麗,等.生物信息學方法優化依硫磷酸聯合方案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的應用研究.中華醫學雜誌,2009,89(26):1834-1837.

9. 盧學春,遲小華,楊波,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發病相關T淋巴細胞基因表達譜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及作爲藥物篩選新方法的探索.中國實驗血液學雜誌,2010,18(2):416-420.

10. Yang B,Lu XC,Yu RL,et al. Repeated transfusions of autologous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fortreatment of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in elderly patients: a pilot clinicaltrial. Hematol Oncol,2012, 30(3):115-122.

11. Wang H, Yang B, Chi X, et al. Ultra-low-dosedecitabine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for elderly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transformed from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Clin Ther, 2014, 36(7):1104-1111.

12. Yang B, Yu R, Cai L, et al. A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dosages of decitabine in treating myelodysplasticsyndrome: a meta-analysis. Ann Hematol, 2017, 96(11): 1811-1823.

13. 張皓旻,楊波,賀培鳳,等.淺談臨牀生物信息學在臨牀醫學教育中的作用及初步實踐.轉化醫學雜誌,2018,7(3):176-179.

14. 張皓旻,楊波,賀培鳳,等. 肺腺癌預後相關miRNA生物信息學篩選及其臨牀意義. 中國應用生理學雜誌,2018,34(6):530-535.

作者簡介:

當腫瘤靶向治療無效時,表觀精準治療也許會提供有益補充

楊波,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工作於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血液科、國家老年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從事血液病學臨牀及基礎研究18年,擅長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等造血衰竭疾病的診治及血液腫瘤的生物免疫治療。現擔任解放軍總醫院國家老年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青年委員、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基礎與轉化醫學分會委員、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智慧醫療技術與管理分會委員、北京醫學會內科學分會青年委員、北京醫學會過敏變態反應學分會委員等職務。

曾擔任2015(第六屆)中國生物治療大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兼青年論壇主席、2016(第七屆)中國生物治療大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兼青年論壇主席。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SCI論文14篇,主編專著《臨牀生物信息學》、《血液病藥物臨牀研究》、《癌症免疫學:器官特異性腫瘤的免疫治療》3部,獲國家新藥發明專利1項(ZL201510142245.2)。8篇研究論文5次被收錄入中國癌症基金會出版的史冊性專著《中國腫瘤臨牀年鑑》(2012、2014、2015、2016、2017)。

獲第七屆中國生物治療大會暨第一屆中國生物醫藥投資峯會“最佳研發團隊”獎、第九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十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大會中國抗癌協會太極抗癌科學基金優秀論文一等獎、中法老年醫學高峯論壇2016暨第二屆中國老年醫學研究機構聯盟大會優秀論文二等獎、第五屆中國腫瘤內科大會優秀論文三等獎、第六屆中國腫瘤內科大會暨第一屆中國腫瘤醫師大會優秀論文三等獎、第六屆中國科協期刊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第五屆中國老年腫瘤學大會優秀論文三等獎、第八屆中國老年腫瘤學大會“氨磷汀優秀論文獎”、第二屆中國老年醫學與科技創新大會優秀論文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