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特区党员干部需要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丈量自身与“深调研”的差距。”党员干部到基层有没有做到“深调研”,调研“姿势”正不正,有没有放下身段、使足力道,能直接反映出其究竟有没有坚守初心使命。

有句话叫“看花容易绣花难”,调查研究也是一个理。有的人调研到基层晃一圈就算大功告成,回去仍是“两眼一抹黑”;有的人却提前做足功课,调研中煞费苦心找问题、觅答案,走一趟收获满满。差别就出在有没有“深调研”上面。

“深调研”,向形式主义说“不”。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党员干部到基层有没有做到“深调研”,调研“姿势”正不正,有没有放下身段、使足力道,能直接反映出其究竟有没有坚守初心使命。

基层调研,需瞄准“靶心”。7月4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伟中到三个区、四个点位调研,为何引起网友纷纷点赞?首先就在于调研目标摆得正。这次调研奔着水体污染、施工扰民等市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而去,目标就是为了解决这些群众的烦心事。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放空炮,实实在在对准问题发力,才能让调研不虚此行。

瞄准“靶心”,先得有忧患意识。建市40年来的“深圳奇迹”,让人自豪。近几年,深圳的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工作受到各方赞誉。面对成绩和赞扬,如果飘飘然,就容易忽视城市发展中仍然存在的一些不足,下去调研也是“蒙查查”,不知道看什么、问什么、干什么。耳听不绝赞歌,难得的是保持清醒警醒,看清各地发展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态势,看清内地党员干部奋力干事创业的激清和劲头,看清深圳仍然存在的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水污染治理压力不小、城市公共安全隐患不少等问题。脑子琢磨问题,调研才有目标,手里才能出活,事业才会出彩。

基层调研,需走对“姿势”。基层调研不能人下去了、心还浮在上面。种种荒腔走板的基层调研,实际上是“阎王爷吹牛皮——哄鬼”。对上糊弄领导,对下折腾基层,群众岂能满意?党员干部下基层,要弄清基层的“水情”,就必须学会“潜泳”,在“扎”到基层各个角落的过程中仔细察看、仔细询问,在细致了解问题的同时商讨对策。

走对“姿势”,关键在摆正位置。深圳市纪委监委7月10日通报的多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中,罗湖区发改局调研员杨静由于未对全区充电选址是否符合要求组织排查和评估而造成损失,问题根子就在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特区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就是要重温和坚守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勇担党中央赋予特区的伟大使命。有这样的觉悟,摆正自己的位置,断不会成天坐在办公室做一个与群众和基层隔绝的“官老爷”。

基层调研,需见到“疗效”。基层调研对不准、实不实、深不深,“不看广告看疗效”。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水体污染有没有消除?市民最担心的个别区公办学位不足有没有解决?城中村综合治理等历史遗留问题办得怎么样?由于部门信息壁垒导致的群众反复提交复印件的营商环境小痛点有没有拔掉?调研中摸清问题只是第一步,只有做到问题不解决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决不放手、群众不满意决不罢休,才能让调研善始善终,取得最大实效。

见到“疗效”,需要硬作风硬措施。问题摸清了,接下来就是“下猛药”。坐言立行,说干就干,闻鸡起舞、日夜兼程,才能尽快推动问题得到解决。拿出解决问题的真刀真枪的方案,分工到各级各部门,分解到人,督促落实,才能把解决问题的“进度条”推进到最后,让群众满意。

注重调查研究,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特区的优良传统。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特区党员干部需要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丈量自身与“深调研”的差距。自己有没有干事创业精神退化、不愿下功夫“深调研”的问题?有没有遇事不敢担当、不想通过“深调研”“自找麻烦”的问题?有没有淡忘为民初心、缺乏“深调研”动力的问题?有没有对职责使命认识不清、找不准“深调研”切入点的问题?找准差距,迎头赶上,才能做好调研这门功课,在工作中交出让各方满意的答卷。(金楚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