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内生增长经济理论倡导者,罗默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实践“创业城市”概念,信奉人力资本、知识与观念的累积将带来制度创新,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可持续动力。罗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掩饰对深圳的偏爱,他多次强调深圳是全球实践“创新城市”的优等生,更称其学术概念有一部分灵感来源于深圳发展之路。

立足长远看深圳经济全马跑

一直以来,都有人将城市的发展进程比喻为一场马拉松。我们不妨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位一直处在队伍前列的跑手,在某个爬坡赛段调整配速,这时突然有观众冲出来大喊:“怎么搞的?为什么不百米冲刺一直往前冲?”这种冒失又无知的家伙大概会遭遇一片嘘声。面对马拉松赛事,我们尚且不会用短跑成绩来评价选手水平的高低,更何况对于一座城市,我们又怎能只用三个月或者三个季度的时间尺度来衡量它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呢?

去年拿下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纽约大学教授罗默从城市经济发展动力的角度来解读深圳经济。作为内生增长经济理论倡导者,罗默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实践“创业城市”概念,信奉人力资本、知识与观念的累积将带来制度创新,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可持续动力。罗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掩饰对深圳的偏爱,他多次强调深圳是全球实践“创新城市”的优等生,更称其学术概念有一部分灵感来源于深圳发展之路。

不仅深圳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被认可,其对复杂外部环境的抗压能力也备受期许。中美贸易摩擦曾被不少网友戏言,这是南山区一条街道与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对决”。而面对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等矛盾交织的现状,本城企业家仍给出了信心满满的答复。在近日与新加坡知名学者马凯硕等人的咖啡对话中,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表示,最近很多客户来华为,想看公司是否活着,看到华为其实活得很好,虽然美国力量很强大,但客户信任更强大。三个多月前,任正非曾在采访中表示,华为今明两年可能没有增长。但结果如你所见:今年前三季,华为业绩再创历史新高。

事实上,围观者早已发现,忧患反思对于深圳,尤其深圳企业从来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这几乎就是深圳杀出一条血路一路冲出来的自带气质。今年上半年,招行行长田惠宇在内部会议的一篇讲话刷屏网络,他提出不要再被市场和媒体的鲜花和掌声所陶醉,也不要对各种批评耿耿于怀,要保持头脑清醒,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招行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我至今仍对美国《华尔街日报》几年前发自华强北的一篇调查印象深刻。该文称,即使面对经济不确定性与下行压力,但深圳企业已找到自主繁荣之路。美报引述一位谢姓经理的话说:我们的成功秘诀是——创新,创新,创新。

道理千万条,根本在这条:对马拉松跑者,你不能蠢到拿短跑成绩照搬套用,这只会扰乱节奏,打乱跑程。对奔跑在新时代示范区与全球标杆城市赛道的深圳,逻辑也是一样。这是一场国家战略、治理能力与城市梦想的伟大马拉松,我们在分析前三季度GDP增速6.6%这类经济数据时,在度量深圳经济运行状况时,目光要放长远,不然那把衡量的尺子一开始就会拿歪了。(管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