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浮生二十一章》是茅盾文学新人奖得主、作家任晓雯在《南方周末》连载的短篇小说系列精选,材料源于对上海芸芸众生的采访记,聚焦小人物命运,故事曲折动人,结尾出人意料,兼备生活细节的笃实与文学想象的自由。在这些关于“吃什么”的故事中,有当代北京人的快乐和疲惫,有他们的希望、失望甚至是绝望,也有潜在的救赎,它们紧紧地依附于这座都市的生活经验,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反光。

"

2019年第28周书单来了~

2019年起,我们每周发出一期书单,这是第28期。

不知不觉中,伏天已经来临。长夜漫漫,酷暑难耐,如何打发这漫长的夏日时光?有人说“夏日是打盹瞌睡的季节”。其实,炎炎夏日,“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时间不等人,读书是日课。

\"九本“消暑书”,读完让你心静如水丨书房书单\"

书房菌为大家推荐了九本适合夏天读的书。通过这些“消暑书”,一起感受属于夏天的不同味道……

本 期 推 荐

01

\"九本“消暑书”,读完让你心静如水丨书房书单\"

《创作者的一天世界》

(美)梅森·柯里 著 ;庄安琪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

本书收集了161位天才创作者,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作曲家、画家、哲学家、数学家、建筑家、发明家,所有的创作者都面临着相同的窘境:该如何安排一天的时间,要养成怎样的习惯,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创造力和生产力?

艺术家们的作息方式不尽相同。在每一位孜孜不倦、从不停止工作、决不自我怀疑的吉本身边,同样也会有一个威廉·詹姆斯或者弗朗兹·卡夫卡这种虚掷光阴的天才,他们徒然地等待灵感降临,体验创作瓶颈和文思枯竭的折磨。而大部分人则介于两者之间,他们全心投入日常工作,却对自己的进展没有完全的信心,小心翼翼,生怕有朝一日前功尽弃。

令人鼓舞的是,所有人都善用时间,完成了他们的创作。

02

\"九本“消暑书”,读完让你心静如水丨书房书单\"

《神嫖》

莫言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

《神嫖》收录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创作的16篇短篇小说,是“莫言短篇小说精品系列”的第四本。这些作品包括《初恋》《奇遇》《辫子》《金鲤》《夜渔》《鱼市》《地道》《地震》《天才》《良医》《神嫖》《飞鸟》《粮食》《灵药》《铁孩》《翱翔》。这些故事中融入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奇幻想象,以寓言的方式记录了中国社会,书写着隐微的人性和深刻的心灵史。大江健三郎曾评价称:“如果在世界上给短篇小说排出前五名的话,莫言的应该进去。”

03

\"九本“消暑书”,读完让你心静如水丨书房书单\"

《知常》

吴克敬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

本书题材为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三辑共五十六篇散文。作者从“知常情缘”“知常情味”“知常情怀”三个角度,写出了日常琐事中的独特智慧与感受,闲笔妙言,深意无穷。在对生活事务的记录和感悟中传递给读者“知道容易,知常难,人生要有知识,更要有常识”的精神情怀。

04

\"九本“消暑书”,读完让你心静如水丨书房书单\"


《人生最焦虑的就是吃些什么》

刘汀 著;新经典 出品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

本书是作家刘汀的全新小说集,书中收入了六篇小说,每一篇都紧扣书名主题。在这些关于“吃什么”的故事中,有当代北京人的快乐和疲惫,有他们的希望、失望甚至是绝望,也有潜在的救赎,它们紧紧地依附于这座都市的生活经验,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反光。全书的各篇小说之间,情节相互牵扯、交叉,共同构成了一幅当代生活图景。

05

\"九本“消暑书”,读完让你心静如水丨书房书单\"

《东方三书》

(日) 冈仓天心 著

孙莉莉 吴若思 吕灵芝 译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

《理想之书》《觉醒之书》《茶之书》是日本明治时期思想家、美术家冈仓天心的代表作,最初由英文写成,围绕“亚洲是一体”这一核心观点来展开。我们给读者呈现的是一个全译本,并把三书结为一册,让这三部冈仓天心的代表作一次性完整呈现,便于读者对照省览,以把握作者思想的全貌。天心把亚洲一体的根本归结到理念,这种理念是黑格尔式的,也即是无限的(不受外来事物的限定),绝对的(不与外来事物对立),自由的或独立自在的(不受对立事物的必然关系的限定),甚而是文明的尺度。所以他的亚洲论述今天读来仍有某种兴味。这种对亚洲、对东方作为人类根本尺度的彰显,而非作为与西方竞争的暂时的集合体或虚应故事,其超越性的力度尤似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如果他的论述对理解“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有所助益,那就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重读冈仓天心的原因。

06

\"九本“消暑书”,读完让你心静如水丨书房书单\"

《失踪表演》

棉棉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

《失踪表演》首发于《收获》杂志2017年第3期,几乎是一部宣言性的先锋文学作品。作者认为“这是一次关于如何处理条件限制的痛苦而必要的写作。”

故事发生在上海、一个叫“内国”的国家以及一个个以坐标xxx,xxx为代号的地点。故事的男女主人公没有具体的名字,他们分别被称为“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甚至男主人公“有可能是中国人也有可能是欧洲人”。而故事真正的主角也有可能是“男主人公”在上海的亲密朋友红——一位从14岁就开始写小说的上海作家——也是棉棉的成名作《糖》中的主人公——红。

这是一部描写恐惧的作品,它带出了一种新型“市中心人类”,他们“一律在拯救者和怪兽之间转换”。这也是一部描写上海的夜晚的灵魂的作品——这个独特的灵魂奇迹般地与棉棉的文学(虚构)观互为映照。

07

\"九本“消暑书”,读完让你心静如水丨书房书单\"

《蛋镇电影院》

朱山坡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

《蛋镇电影院》由17个相互关联的故事构成,均是以南方小镇——蛋镇的电影院为背景和载体。书写动人的故事,描摹有趣的灵魂,传递人世间意味深长的温暖、淡淡的忧伤与哀愁,回放被电影院永久珍藏的寂寥、斑驳的岁月……电影院是一个集结了精彩故事和众生百态的地方,以此一方小天地的故事,展示时代大进程。

08

\"九本“消暑书”,读完让你心静如水丨书房书单\"

《浮生二十一章》

任晓雯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

《浮生二十一章》是茅盾文学新人奖得主、作家任晓雯在《南方周末》连载的短篇小说系列精选,材料源于对上海芸芸众生的采访记,聚焦小人物命运,故事曲折动人,结尾出人意料,兼备生活细节的笃实与文学想象的自由;语言文白融汇,精炼筋道,被誉为“篇篇沉重,句句耐品”。当是近年来颇具特色的短篇合集。荣获百花文学奖“开放叙事奖”。

9

\"九本“消暑书”,读完让你心静如水丨书房书单\"

《汉字的故事》

王铁钧 著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背后都有一段传奇的历史,一个动人的故事。

《汉字的故事》以时间为轴,纵向考据汉字字形、字义的发展变化;横向举一反三,由一个字引出多个字,辐射式解读。抽丝剥茧,旁征博引,不仅有助于读者厘清汉字流变的脉络,更深入挖掘汉字背后的故事。

作为民族的精神图腾与文化基因,汉字历经数千年的传承、演变,从祖先的心里,流传到我们的指尖。一笔一画,一撇一捺,万物有灵,字字抵心。

\"九本“消暑书”,读完让你心静如水丨书房书单\"

作者王铁钧,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于2013年在豆瓣阅读开设专栏,讲解汉字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内容充实,生动有趣,深受读者喜爱。这本《汉字的故事》,正是其专栏文章的结集。

"'.slice(6, -6), groupId: '671369516561098395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