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浮生二十一章》是茅盾文學新人獎得主、作家任曉雯在《南方週末》連載的短篇小說系列精選,材料源於對上海芸芸衆生的採訪記,聚焦小人物命運,故事曲折動人,結尾出人意料,兼備生活細節的篤實與文學想象的自由。在這些關於“喫什麼”的故事中,有當代北京人的快樂和疲憊,有他們的希望、失望甚至是絕望,也有潛在的救贖,它們緊緊地依附於這座都市的生活經驗,折射出時代和社會的反光。

"

2019年第28周書單來了~

2019年起,我們每週發出一期書單,這是第28期。

不知不覺中,伏天已經來臨。長夜漫漫,酷暑難耐,如何打發這漫長的夏日時光?有人說“夏日是打盹瞌睡的季節”。其實,炎炎夏日,“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時間不等人,讀書是日課。

\"九本“消暑書”,讀完讓你心靜如水丨書房書單\"

書房菌爲大家推薦了九本適合夏天讀的書。通過這些“消暑書”,一起感受屬於夏天的不同味道……

本 期 推 薦

01

\"九本“消暑書”,讀完讓你心靜如水丨書房書單\"

《創作者的一天世界》

(美)梅森·柯里 著 ;莊安琪 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

本書收集了161位天才創作者,詩人、小說家、劇作家、作曲家、畫家、哲學家、數學家、建築家、發明家,所有的創作者都面臨着相同的窘境:該如何安排一天的時間,要養成怎樣的習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創造力和生產力?

藝術家們的作息方式不盡相同。在每一位孜孜不倦、從不停止工作、決不自我懷疑的吉本身邊,同樣也會有一個威廉·詹姆斯或者弗朗茲·卡夫卡這種虛擲光陰的天才,他們徒然地等待靈感降臨,體驗創作瓶頸和文思枯竭的折磨。而大部分人則介於兩者之間,他們全心投入日常工作,卻對自己的進展沒有完全的信心,小心翼翼,生怕有朝一日前功盡棄。

令人鼓舞的是,所有人都善用時間,完成了他們的創作。

02

\"九本“消暑書”,讀完讓你心靜如水丨書房書單\"

《神嫖》

莫言 著

浙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

《神嫖》收錄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創作的16篇短篇小說,是“莫言短篇小說精品系列”的第四本。這些作品包括《初戀》《奇遇》《辮子》《金鯉》《夜漁》《魚市》《地道》《地震》《天才》《良醫》《神嫖》《飛鳥》《糧食》《靈藥》《鐵孩》《翱翔》。這些故事中融入了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和奇幻想象,以寓言的方式記錄了中國社會,書寫着隱微的人性和深刻的心靈史。大江健三郎曾評價稱:“如果在世界上給短篇小說排出前五名的話,莫言的應該進去。”

03

\"九本“消暑書”,讀完讓你心靜如水丨書房書單\"

《知常》

吳克敬 著

百花文藝出版社 出版

本書題材爲散文集,收錄了作者三輯共五十六篇散文。作者從“知常情緣”“知常情味”“知常情懷”三個角度,寫出了日常瑣事中的獨特智慧與感受,閒筆妙言,深意無窮。在對生活事務的記錄和感悟中傳遞給讀者“知道容易,知常難,人生要有知識,更要有常識”的精神情懷。

04

\"九本“消暑書”,讀完讓你心靜如水丨書房書單\"


《人生最焦慮的就是喫些什麼》

劉汀 著;新經典 出品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出版

本書是作家劉汀的全新小說集,書中收入了六篇小說,每一篇都緊扣書名主題。在這些關於“喫什麼”的故事中,有當代北京人的快樂和疲憊,有他們的希望、失望甚至是絕望,也有潛在的救贖,它們緊緊地依附於這座都市的生活經驗,折射出時代和社會的反光。全書的各篇小說之間,情節相互牽扯、交叉,共同構成了一幅當代生活圖景。

05

\"九本“消暑書”,讀完讓你心靜如水丨書房書單\"

《東方三書》

(日) 岡倉天心 著

孫莉莉 吳若思 呂靈芝 譯

四川文藝出版社 出版

《理想之書》《覺醒之書》《茶之書》是日本明治時期思想家、美術家岡倉天心的代表作,最初由英文寫成,圍繞“亞洲是一體”這一核心觀點來展開。我們給讀者呈現的是一個全譯本,並把三書結爲一冊,讓這三部岡倉天心的代表作一次性完整呈現,便於讀者對照省覽,以把握作者思想的全貌。天心把亞洲一體的根本歸結到理念,這種理念是黑格爾式的,也即是無限的(不受外來事物的限定),絕對的(不與外來事物對立),自由的或獨立自在的(不受對立事物的必然關係的限定),甚而是文明的尺度。所以他的亞洲論述今天讀來仍有某種興味。這種對亞洲、對東方作爲人類根本尺度的彰顯,而非作爲與西方競爭的暫時的集合體或虛應故事,其超越性的力度尤似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如果他的論述對理解“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有所助益,那就是我們今天仍然需要重讀岡倉天心的原因。

06

\"九本“消暑書”,讀完讓你心靜如水丨書房書單\"

《失蹤表演》

棉棉 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

《失蹤表演》首發於《收穫》雜誌2017年第3期,幾乎是一部宣言性的先鋒文學作品。作者認爲“這是一次關於如何處理條件限制的痛苦而必要的寫作。”

故事發生在上海、一個叫“內國”的國家以及一個個以座標xxx,xxx爲代號的地點。故事的男女主人公沒有具體的名字,他們分別被稱爲“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甚至男主人公“有可能是中國人也有可能是歐洲人”。而故事真正的主角也有可能是“男主人公”在上海的親密朋友紅——一位從14歲就開始寫小說的上海作家——也是棉棉的成名作《糖》中的主人公——紅。

這是一部描寫恐懼的作品,它帶出了一種新型“市中心人類”,他們“一律在拯救者和怪獸之間轉換”。這也是一部描寫上海的夜晚的靈魂的作品——這個獨特的靈魂奇蹟般地與棉棉的文學(虛構)觀互爲映照。

07

\"九本“消暑書”,讀完讓你心靜如水丨書房書單\"

《蛋鎮電影院》

朱山坡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

《蛋鎮電影院》由17個相互關聯的故事構成,均是以南方小鎮——蛋鎮的電影院爲背景和載體。書寫動人的故事,描摹有趣的靈魂,傳遞人世間意味深長的溫暖、淡淡的憂傷與哀愁,回放被電影院永久珍藏的寂寥、斑駁的歲月……電影院是一個集結了精彩故事和衆生百態的地方,以此一方小天地的故事,展示時代大進程。

08

\"九本“消暑書”,讀完讓你心靜如水丨書房書單\"

《浮生二十一章》

任曉雯 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出版

《浮生二十一章》是茅盾文學新人獎得主、作家任曉雯在《南方週末》連載的短篇小說系列精選,材料源於對上海芸芸衆生的採訪記,聚焦小人物命運,故事曲折動人,結尾出人意料,兼備生活細節的篤實與文學想象的自由;語言文白融匯,精煉筋道,被譽爲“篇篇沉重,句句耐品”。當是近年來頗具特色的短篇合集。榮獲百花文學獎“開放敘事獎”。

9

\"九本“消暑書”,讀完讓你心靜如水丨書房書單\"

《漢字的故事》

王鐵鈞 著

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

每一個漢字,都是一首優美的詩,一幅美麗的畫,背後都有一段傳奇的歷史,一個動人的故事。

《漢字的故事》以時間爲軸,縱向考據漢字字形、字義的發展變化;橫向舉一反三,由一個字引出多個字,輻射式解讀。抽絲剝繭,旁徵博引,不僅有助於讀者釐清漢字流變的脈絡,更深入挖掘漢字背後的故事。

作爲民族的精神圖騰與文化基因,漢字歷經數千年的傳承、演變,從祖先的心裏,流傳到我們的指尖。一筆一畫,一撇一捺,萬物有靈,字字抵心。

\"九本“消暑書”,讀完讓你心靜如水丨書房書單\"

作者王鐵鈞,是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於2013年在豆瓣閱讀開設專欄,講解漢字及其背後的歷史文化知識,內容充實,生動有趣,深受讀者喜愛。這本《漢字的故事》,正是其專欄文章的結集。

"'.slice(6, -6), groupId: '671369516561098395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