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又开始了,许多家长都准备摩拳擦掌,让孩子努力学习。

但朋友雯雯和其他家长,却在开学第一次家长会上,被从业二十多年的班主任老师谆谆告诫:

就算再爱孩子,也不能做这三种父母。

只让孩子学习的父母

前几天看新闻,一位小学老师规定,新学期每个孩子都要参加班务,轮流打扫班级卫生和公共卫生区,收拾整理自己的学习区,并开展评定。

本来普通的一个规定,却遭家长怒怼。

群里有一个家长直接质问:王老师,为什么要孩子打扫清洁?

王老师还有点没反应过来,下意识的说:孩子现在已经6岁多了,都已经在上一年级了,打扫清洁也没有什么不好啊,更何况每一个孩子都在轮流值日。

谁知这番话,让家长直接暴跳:孩子们还那么小,在家里面什么活都没干过,在学校就得扫地,这未免也太不人道了,更何况孩子没干过家务活,扫地也扫不干净,学校为什么不愿意请清洁工,非得拿孩子当免费劳动力?

在中国,许多家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你好好学习,其他的都别管”。

结果,父母操碎心,累成狗,许多孩子却得了“皇帝病”。

有的甚至成了名副其实的“寄生虫”,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衣服要等父母洗,家务要等父母做,各种依赖。

作为父母,可知当年舍不得让孩子感受的一切困难,生活最后会如数奉还?

上海一位名校留学高材生,回国后天天窝在家里睡觉、打游戏。一直不出外工作,让82岁还患有尿毒症的老母亲养活自己。

回望孩子的教育历程,老母亲深深自责:

"我的教育方式存在太多问题, 处处为他着想, 样样替他包办,他已经习惯了坐享其成……”

你替孩子做的越多,孩子未来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越差;你让孩子锻炼的越少,孩子将来的坑就越多。

哈佛大学的学者曾做过一项调查,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爱做家务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而前者婚姻更幸福。

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拥有心理健康指数和家庭幸福指数会更高。

舍得用孩子,孩子才能成大器。

鸡娃鸡累了,也适当让娃做做家务

多参加参加一些志愿者等公益活动

心里健康情商高的孩子肯定比只会学习的孩子将来更重要。

规划孩子人生的父母

设计师型家长更可怕,每一步都设计好,不允许孩子有任何想法。

小区里有个孩子小雨,父母就是这样。

他们俩因学美术相识最后走到了一起,但因为种种原因,在这行并没有有所成就。而从小雨来到这个世界,伟大的理想就被寄托在她的身上。

哪怕不喜欢,小雨也是从小被逼着上各种美术培训班。

压力不说,每次画画后父母就指指点点,成绩不理想时,更是暴风骤雨的责骂。

11岁那年,因为在一次美术比赛中因为没有拿到奖,小雨又被痛斥不懂事、不上进、不争气,每天学那么久的时间,连一个奖都拿不回来,没有上进心,简直是在浪费钱。

不堪重负的小雨,越来越沉默,连门都不想出。等到父母发觉不对,送到医院时,被诊断为儿童重度抑郁。

古往今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们最大的夙愿。

为了让儿女成为优秀的人,很多父母不惜花费巨大的财力和精力,去拼学区房,报各种培训补习班。

或者不管孩子怎么想,都喜欢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于是很多孩子被迫变成十项全能选手,弹古筝、学跳舞、画画、踢足球、滑冰、参加数学竞赛、写小说出书、当特长生,凡是好东西样样不缺,这些孩子看起来个个像超人,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又有谁知道。

前不久,网上爆出20多个孩子重度抑郁的家庭,每一个孩子都曾是学霸。

而直到这时,许多家长才幡然醒悟,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如果任由自己操控,最后只会操控出问题。

千万不要让孩子来承担你没有实现的人生,也永远不要试图强迫孩子应该怎么去做。

孩子的人生应该由孩子自己做主,而父母永远是站在一旁正确引导的榜样。

要帮助他变得更好,但不是把他变成第二个自己,或者说自己没有成为的那个自己。

现在社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很多,很多父母都觉得,

自己小时候被耽误了,没穿上好的,没吃上好的,没用上好的,

都想在孩子身体找回来,

可以说,倾尽所有都要把最好的都给孩子。

但有时候“过犹不及”会伤到孩子。

顺其自然,让孩子拥有一个开心快乐的童年更重要!

从不自我成长的父母

最怕的是望子成龙,自己却从不成长。

比如说,前同事刘姐。

在公司无所事事,喜欢成天抱着手机。

一下班,约起好友打麻将,甚至在客厅支了一张麻将桌。

但她对女儿的期望甚高,不惜重金将女儿送进学费高昂的国际学校。

可女儿成绩永远一塌糊涂,排名永远往后倒数。她生气的指责女儿,结果女儿却直接反问“你天天打麻将,又凭什么要求我考试满分?”

刘姐听后哑口无言。她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难管,花那么多钱让她上了好学校,成绩不好不说,还不知道感恩。

殊不知,比起金钱的支持,父母自身的榜样力量,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作为父母,期待女儿得优秀没错,但刘姐错在自己留给孩子一个鸡窝,却指望孩子变成一飞冲天的凤凰。

这世上有三种父母:

  • 三流的父母坚持做自己孩子的保姆,职能变成单纯的“养”而不“育”;
  • 二流的父母总是琢磨怎么让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强,来为自己赢得面子;
  • 一流的父母是思考如何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的骄傲。

为人父母,不要总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其实我们才是孩子更好的未来。

著名主持人董卿说过一句话:“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只要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就可以了。”

养育其实是一场多姿多彩的旅程,养的是孩子,成全的却是父母自己。最好的进步,是在孩子之前先逼自己优秀。

因为只有我们的生命发了光,孩子的生命才能被照亮,我们恰当的言传身教,才能赋予孩子终身的涵养。

希望孩子将来懂得如何爱人、家庭美满,父母就应该先好好去关爱自己的伴侣,让孩子在你身上学会爱人的方法,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美满与温馨,有一句话说的好:父母恩爱,是最好的家教。

不想孩子暴躁,父母首先要管住情绪。看到孩子任性或者做的不好,父母要转移注意力分散坏情绪,而不是转嫁给孩子,责骂体罚。

想让孩子热爱阅读,父母自己先认真读书。在优质的书籍中完成深层次阅读,而不是回到家里一边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游戏,一边大声训斥只知打游戏而不去读书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作为父母的缩影和翻版的孩子,他们何尝不是在望父成龙,望母成凤?

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在自我提升方面永不停歇,努力活成更好的自己。

没有攀比,没有挖苦,也没有胁迫,做好他们的榜样,这可能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与其望子成名,何不率子成龙?

家长会的最后,老师语重心长的说:

相信每个父母,都会掏心窝的对孩子好,宁可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孩子。

但也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正确地爱孩子,因为错误的爱,比不爱的伤害更深。

如果你希望孩子成长,那么也请你记住这三点。

不要只让孩子学习。

不要规划孩子的人生。

不要忘记自我的成长。

跟着园里园外,做合格的父母,成就最好的自己。

- END -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