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脚踏两只船在情感中是非常令人不齿的行为,而在利用在生存上,这不失为一个生存方略。凡事不能做绝,而留有备用的道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管仲与鲍叔牙以及召忽三人很要好,决心在事业上互相合作。他们曾经合作做过生意,但他们更想合作治理齐国。

当时齐王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纠,一个叫小白。召忽认为公子纠是长子,一定能继承王位,内此对管仲和鲍朱牙说 : “对齐国来说,我们三人就像大鼎的三条腿 ,缺一不可。既然公子小白不能继承王位, 那我们三人一同辅佐公子纠吧”管仲说:“这样等于吊死在一棵树上。万一公子纠没继位,那我们三人不是都完了。国中的百姓都不喜欢公子纠的母亲和公子纠本人。公子小白自幼丧母,人们必定可怜他。究竟谁继承王位还很难说。不如由一个人侍奉公子小白,将来统治齐国的肯定是这两个人中的一个。这样,不管哪一个当了齐王,我们当中都有功臣,可以相互照顾 ,进退有路 ,左右逢源。”

于是他们决定由鲍叔牙去辅佐公子小白,由管仲和召忽辅佐公子纠。

后来,管仲射杀小白, 鲍叔牙叫小白装死。管仲以为小白已死,从容地陪公子纠回国继位。不料公子小白己先行回国当了国王,成了齐桓公,鲍叔牙成了功臣 ,管件和召忽成了罪人。

正因为管仲事先想到了退路 ,所以,鲍叔牙可以在齐桓公面前说情。齐桓公不但没杀管仲,反而让管仲当了宰相,协助自己干出一番霸主的事业。

如果当对管仲三人全部辅佐公子纠,那么一旦公子小白掌权,他们三人就都没命了,历史上也就不会留下管仲这么多政绩和言论了。管仲脚踏两只船的行为其实了我们:凡事不可做绝,“留有余地”实际上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看问题也不能只看到眼前顺利的局面 ,看不到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而一厢情愿地去处理问题 。 要做到有备无患,防范于未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