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石學敏,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中醫鍼灸學專家、國醫大師

#春季養生正當時#

咽連接着胃,是飲食的要道;喉連接着肺,是呼吸的要道。可見咽喉雖然不過方寸之地,卻是人體飲食、呼吸的門戶,足見其重要的地位。

咽喉很重要,也很脆弱,冬春季節天氣驟變,外感邪毒侵犯,是最容易患急性咽喉炎的時候。

有一年初春,我就遇到一位姓張的女病人,她30歲左右,是來看嗓子疼的。

她說:“石大夫,我前天晚上睡覺有些着涼,昨天早上一起來,就覺得嗓子特別疼、特別幹,而且總覺得嗓子眼兒有東西,咽東西都不利索。身上不得勁,覺得沒力氣,頭也疼。”

我讓她張開嘴,看了看她的嗓子,發現她的咽部充血發紅、腫脹,咽側索紅腫,咽後壁淋巴濾泡有增生。看了看舌相,舌邊尖紅,舌苔薄而白。

張女士這是得了急喉痹,也就是急性咽喉炎,是典型的風熱外侵引起的,主要是由於前日起居不慎,肺衛不固,導致風熱之邪由口鼻直接侵襲咽喉。

喉是呼吸的門戶,下通肺,風熱之邪導致肺失清肅,邪毒循經上蒸於咽喉,所以出現咽喉腫痛的表現;風熱是陽邪,陽熱傷陰,所以腫痛的同時還會咽乾口渴;風熱上擾清竅,又導致頭痛,在治療上,就要依據疏風清熱、宣肺利咽的原則。

我拿過張女士的病歷本,正要給她開藥,沒想到她說:“石大夫,有沒有不用喫藥的方法?不瞞您說,我去年剛生了孩子,怕喫藥會影響給孩子餵奶,您能不能教我不喫藥就能治好病的辦法?”

我說:“沒問題。喫藥只是治療方法的其中一種,中醫有很多不用藥而且有效的方法。”於是,我給她開了不用喫藥的穴位處方:主穴取廉泉、天突,配穴取曲池、外關、少商。

具體怎麼做呢?

首先捏拿頸前咽喉部的皮膚2分鐘,以出痧爲度;這屬於揪痧療法,操作方法是將中指和示指彎曲如鉤狀,蘸水夾揪皮膚,造成局部瘀血。

揪痧和刮痧有異曲同工的作用,可以清熱解毒、發汗解表、舒筋通絡,揪痧之後,再用拇指從廉泉推至天突1分鐘,力度以耐受爲度,要注意避免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接着用示指按揉曲池、外關各1分鐘,力度由輕到重;最後捏少商1分鐘,以局部通紅爲度。

廉泉的位置在頸前正中線上,結喉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沿頸前正中線向下,摸到胸骨上窩中央,就是天突;廉泉、天突均是陰維與任脈的會穴,有清咽利喉的作用。

曲池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位於屈肘時肘橫紋的外側端,外關屬手少陽三焦經,位於前臂背側,在前臂後區,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側遠端橫紋上2寸;同時刺激曲池、外關,可以疏風、清熱、解表;少商是手太陰肺經最末的穴位,位於手指,拇指末端橈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刺激少商有增強解毒瀉火之功的作用。

這樣的按摩每天做1次,3次之後,張女士的咽痛明顯減輕了,又繼續按摩3天,就基本痊癒了。

但我依舊提醒她,急性咽喉炎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不徹底,一旦反覆發作,致使邪氣傳裏,可能會從急性變爲慢性。無論什麼病,只要是變成了慢性,就不好治了,所以要防微杜漸,把疾病消滅在起始階段,平時可以多按摩廉泉,可以清音利喉,就像喫了咽喉含片一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