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大訊飛(行情)陷入同傳造假事件,引發網友熱議。知乎名爲“Bell Wang”的同傳譯員在網上爆料稱科大訊飛同傳造假。對此,科大訊飛回應表示,公司從沒講過AI同傳的概念,始終強調是人機耦合的模式,人工智能目前還無法替代同傳,人機耦合纔是未來發展之道。

科大訊飛被指同傳造假

9月20日,一位知乎名爲“Bell Wang”的同傳譯員在網上爆料,他與女搭檔爲2018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IEID)的高端裝備技術與產業分會做現場同傳。科大訊飛將其和搭檔翻譯的成果,通過大屏幕的形式呈現在會場的“譯文”區域,並標上了“科大訊飛”的字樣,讓觀衆誤以爲是“訊飛聽見”的成果。

據悉,會場的大屏幕被分爲三個區域,中間是分會場的名字和介紹,左右兩邊分別爲演講嘉賓的中文和英文版PPT,兩側的字幕上都帶有“訊飛聽見”的logo。

在翻譯日本科學院院士福田敏男(Toshio Fukuda)教授的演講時,左側的中文翻譯表達清晰、用詞準確,其中還出現了“就是”等同傳在翻譯時會使用到的聯繫詞,而右側的英文翻譯則讓人不知所云。

該人士表示,“訊飛聽見”實質上是,用語音識別技術識別了人類譯員說出來的譯文,並不是AI同傳。其大致過程爲:嘉賓說話→人類同傳譯員翻譯,說出譯文→訊飛識別人類同傳說出的譯文→譯文被投放到屏幕和直播中,直播中投放語音合成的人聲。

而在這一過程中,還出現了一些識別錯誤。例如,在人工英譯漢譯文說到“步態”的時候,屏幕上出現的是“不太”;當人工漢譯英譯文中有“Davos Forum”(達沃斯論壇)這個詞的時候,屏幕上寫的是“Devils Forum”(魔鬼的論壇)。

又例如,當演講嘉賓說“可以挖掘數據,然後放入圖表”,女搭檔翻譯的是“I can mine this data and put it in charts”,但訊飛卻錯誤地識別成了“minus data”和“put it in charge”,之後視頻直播中的機器人則按照錯誤的識別文本讀了出來。

這位同傳譯員控訴科大訊飛未經本人同意就冒名使用了其翻譯成果的行爲。事情爆出來以後,更多的人在微博和知乎上“me too”了科大訊飛:他們也找過我做類似的事。網友們也紛紛表示,好好的語音識別和語音輸出技術被用來弄虛作假了。

科大訊飛回應:人機耦合纔是未來發展之道

9月21日,針對網絡消息稱訊飛同傳用人類翻譯冒充AI的事情,科大訊飛回應表示,科大訊飛從沒講過AI同傳的概念,始終強調是人機耦合的模式,人工智能目前還無法替代同傳,人機耦合纔是未來發展之道。

科大訊飛董祕江濤回應稱,爲避免新技術被過度神化對大衆造成錯誤的引導,公司在2017年6月29日還特別發佈了《拒絕神化 人工智能技術需踏實前行》的文章。

據悉,當日十位嘉賓演講中,除了三位是由人工同傳的語音轉寫探索人機耦合模式,其餘的全部是機器全自動轉寫。

語音識別靠譜嗎?

此次科大訊飛事件並非首例,早在今年3月的博鰲亞洲論壇中,騰訊AI同聲傳譯“騰訊翻譯君”就曾鬧出過翻譯烏龍事件,最終還是找來了人工同傳過來“救場”。

需要指出的是,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深度學習等技術的發展推動下,智能語音技術正漸趨成熟。

2010 年,微軟的俞棟、鄧力等與Hinton 合作,在語音識別領域引入深度學習,替換了傳統的特徵提取,隨着深度學習的引入以及在此基礎上派生的各類模型的組合,語音識別準確率大幅提升。

(圖片來源:東方證券

從產業鏈角度,智能語音行業可分爲四個部分:①基礎研究機構;②語音語義數據提供商;③語音技術提供商;④智能語音應用提供商。

(圖片來源:東方證券)

科大訊飛屬於語音技術提供商,即將基礎技術轉換爲軟件或行業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嵌入式或平臺式的語音軟件服務、行業智能語音系統整體解決方案。

自1999年底成立以來,科大訊飛一直專注於智能語音技術研究。其創始團隊來自中科大,核心高管穩定,專注於智能語音技術,在語音合成/識別、口語評測、機器翻譯等領域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產業化方面佔有中文語音市場70%以上份額。

目前中國智能語音市場被科大訊飛、百度和蘋果佔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2015 年三家合計達79%。其中,科大訊飛市場份額爲44.2%,處於市場領先地位。百度進入勢頭強勁,市場份額增長快速。

從行業發展看,2010 年開始,互聯網巨頭紛紛通過自主研發或者併購/參股的方式深入佈局智能語音產業。在智能語音上的佈局重點圍繞虛擬助手,並且爲佔據一定的市場先機,開始佈局智能車載、智能傢俱、智能醫療、可穿戴設備等細分市場。

總體看來,因爲語言在詞法、句法、語義等不同層面的不確定性及數據資源的有限性、背景知識的複雜性等各方面限制,智能語音技術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而巨頭也在積極搶灘智能語音,業內普遍看好以語音爲入口的整個智能家居系統。

本文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點擊右上角,分享朋友圈↗

知識共享,財富共贏!

你 會 喜 歡

財經熱點

房貸利息在稅前扣除?| 避稅天堂不再安全 | 居民存款都去哪了 | “宅男神器”破產 | 馬雲傳承計劃 | 

大盤直擊

日均成交再現地量 | 兩張圖看懂情緒底 | 社保18年賺1萬億 | 年內10家公司蒸發超千億 | 養老基金怎麼選 |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官方APP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