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秋季養生三部曲 適度養生 健康生活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又到一年秋涼時,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天是季節交替時候,氣溫逐漸由熱轉寒,“陽氣轉衰,陰氣漸隆”,自然界由春夏的生長之性,逐漸過渡到秋冬的收藏之性。

秋氣通於肺

中醫認爲,秋季五行屬金,肺按五行歸類亦屬於金,秋氣與肺相應,肺金與秋天類似,具有肅殺、清潔、收斂的特性,秋季最容易罹患肺系疾病,比如感冒、咳嗽、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多在秋季發生或加重,尤其是體質較弱的老年人、兒童等,更要注意秋季的養生與保健,固護肺氣,保養肺金!

秋天咳嗽能不能多喫些秋梨膏?

秋梨膏是常見的秋天食療之品,以精選之秋梨(或鴨梨、雪花梨)爲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止咳、祛痰、生津、潤肺藥物,如生地、葛根、蘿蔔、麥冬、藕節、薑汁、貝母、蜂蜜等藥食同源之原材料精心熬製而成的藥膳飲品。如若出現燥邪傷肺咳嗽、口渴等症狀可辨證選擇。秋季一遇到咳嗽,到底能不能喫秋梨膏呢?

秋燥亦分涼和溫

溫燥,屬於初秋感受燥邪,往往帶有夏暑的餘熱,表現出發熱、微惡風寒、頭痛、乾咳少痰、咽乾口燥、小便量少、大便乾結。這時候可以適當服用秋梨膏,或者百合粥、荸薺、甘蔗等清熱潤肺之品。

涼燥,屬於晚秋感受燥邪,往往帶有近冬的寒氣,表現爲惡寒、微有發熱、鼻塞流涕、咽癢咳嗽、痰白而稀、頭微痛、無汗。對於涼燥,飲食養生原則要以祛寒滋潤爲主。可進食栗子粥、蓮子粥、龍眼肉粥、紅棗粥等,並多食一些偏溫潤的瓜果蔬菜,如南瓜、蔥姜、香菜、杏、大棗等。

秋季養生飲食原則

秋燥之氣易傷肺。因此,秋季飲食宜清淡,少食煎炸之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蔬菜宜選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白木耳;肉類可食兔肉、鴨肉等;多喫些蘿蔔、蓮藕、香蕉、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

秋季養生另一飲食原則是多酸少辛。秋季肺氣當令,辛味食物有助肺氣,過食造成肺氣過旺就會導致咳嗽、黃痰等呼吸系統問題。而酸味食物入肝,肝氣可挾制肺氣,使人體處於平衡狀態。儘量少食或不食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熱之品及油炸、肥膩之物。多喫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廣柑、山楂等。

體質、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爲主,如百合蓮子粥、黑芝麻粥等,可多喫些紅棗、蓮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補、平補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壽。另外,要特別注意飲食清潔衛生,保護脾胃,多進溫食,節制冷食、冷飲,以免引發腸炎、痢疾等疾病。

補水是潤燥的關鍵

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乾燥,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同樣缺少水分,人體處於乾燥的環境中很容易出現“乾燥症”。所以從養生角度來看,秋季應以滋養津液爲主,多喫滋陰、潤燥食物。

爲了適應秋季乾燥的特點,我們就必須經常給自己"補液",以緩解乾燥氣候對於人體的傷害。多喝水也是改善"秋燥"的一種必要手段。

【免責:本平臺部分文章改編自網絡及其他公衆平臺,重在分享信息,版權原作者所有】

編輯:張越  責任編輯:韓力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0431-12320

長按左側二維碼識別

關注健康吉林12320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