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和《自然-醫學》本週發表了兩項小型Ib臨牀試驗報告,發現兩種單克隆抗體療法可以維持對HIV-1的抑制,並在患者不進行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時,減少病毒載量。

  HIV-1感染個體需要終身接受ART,以抑制病毒,治療中斷會重新激活病毒潛伏庫。而既往研究顯示,廣譜高效抗HIV-1單克隆抗體在中和HIV-1方面或能替代ART。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Michel Nussenzweig及同事在兩項小型Ib臨牀試驗中,對兩種抗HIV-1抗體(3BNC117和10-1074)的病毒抑制功效和減少病毒載量(血液循環中的病毒數量)的能力進行了評估。

  在《自然》發表的試驗中,15名患者在ART中斷後爲時三週的間隔內,接受了三次聯合抗體治療注射。分析剔除了其中4名患者,因爲他們在ART中斷後的病毒載量過高。抗體治療能維持病毒抑制效果的中位數時間爲21周(範圍從5周到大於30周)。

  在《自然-醫學》發表的試驗中,7名尚未接受ART治療但已在血液中檢測到病毒的患者,在一個月內接受1次或3次聯合抗體治療注射。結果顯示,病毒載量有所下降,且根據最初病毒載量和患者病毒敏感性不同,病毒載量的下降能維持3-16周的時間。

  兩項試驗的參與者對抗體治療的耐受性較好。不過,抗體耐藥病毒或較大的病毒載量似乎會降低治療有效性。作者認爲,兩種抗體的聯合治療可以在不接受ART的情況下抑制HIV-1抗體病毒,不過,仍需更大規模的試驗才能確認這些結果。

  (經濟日報 記者:佘惠敏 責編:武亞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