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低價股炒作特別火熱,誕生了很多的大牛股,德新交運翻了3倍,樂視網、睿康股份、寶德股份翻了2倍。包括我在內的很多短線選手都賺得盆滿鉢滿。但是後臺很多朋友留言說,最近操作非常不理想,打板成功率上不去,往往剛打板就被砸,之後一路回落,非常坑爹。

其實打板失敗,歸根結底都是沒搞清楚最大拋壓籌的問題。藉着今天的機會,我來幫助大家徹底解決這個難題。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

首先跟強調一個事實:由於A股特殊的T+1交易制度,所有股票每天可交易籌碼數量都是一定的。你買入了一隻股票,就必定在網線的另一端,有另外一個人選擇了賣出,籌碼在你和他的手中倒手一次,完成了一次換手。每一份籌碼單日最多隻能交換一次,因此每一隻股票的最大拋壓籌也是固定的。

那麼,爲什麼一隻股票會漲停呢?

1、 A股的漲停板制度規定了當股價距離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漲幅達到10%時,當日股價不再上漲。

2、 假設場內有一個大佬,極度看好某一隻股票,以至於無論賣方出多高的價錢,大佬都不計成本全部包攬,導致價格一直維持在限定最高價格上直至收盤,漲停板由此產生。

這樣看來,事情就變得簡單了許多。一隻股票想要漲停,只需要滿足2個要求:

1、 資金對籌碼有旺盛的需求

2、 最大拋壓籌小於資金對籌碼的需求量

其實這就是商品經濟最基本的規律:供大於求,價格下跌;供小於求,價格上漲。解決了拋壓籌問題,漲停板自然水到渠成。

我們先來看第二個問題,也就是如何計算拋壓籌。

先說方法:

計算拋壓籌,就是計算當日股價可觸及到的最高價格後,可能賣出(解套出局+獲利了結)的最大籌碼量。

再舉例子:

我們看一隻大家再熟悉不過的股票,寶德股份

我們先來看,寶德股份6月份基本面暴雷後連續跌停,之後開板放出巨量,很多前期的套牢資金割肉出局,不過也有不少接盤俠去抄底(有買必有賣),我們記住當時的最大單日成交量是1個億。

之後是漫長的震盪磨底,直到9月11日,寶德股份突然底部漲停板啓動,9月14日第四個漲停板成交量放大到1.5億,我們來看當天的分時。

分時圖強到沒朋友。

全天有95%的時間都是在漲停板上的,盤中開板的時候經歷了一次健康的換手,解放了前期的套牢盤,也洗出去了近期的獲利盤,拋壓減輕了許多。那天開板的時候我打板了。

我敢買進去,就是因爲我知道寶德股份的拋壓籌已經全部解套,當時買進去很安全,往後就是康莊大道。寶德股份後期的走勢也驗證了我之前的判斷。

寶德股份6月份時的最大套牢籌碼只有1個億,寶德股份9月14日成交的那1.5億,就已經解放了所有的所有的套牢盤(最大籌碼量)。

你可能會問,從6月末至9月14日這段時間就沒有套牢盤了嗎?這段時間內的籌碼交換是難以一一說清的,並且成交量非常低,都是散戶之間在你割我買,互相傷害,對於最大拋壓籌的計算,影響微乎其微。

簡而言之,你有1個億的籌碼,我出1.5個億買,你是砸不死我的。

再看德新交運:

還是一樣的狀況,管你賣單有多少,我買單照單全收,砸多少買多少,直到你一股不剩。

還不相信?我們再看睿康股份:

還有升達林業,K線圖都幾乎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到這裏問題只解決了一半,即使解放了全部的套牢盤,也不能保證資金對籌碼的需求會一直旺盛下去。很多個股盤中衝板的時候非常堅決,放量有效,結果尾盤坑爹,10分鐘給你跌10個點,隔日再低開5個點,俗稱“核按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