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看一些影視作品時,常常能看到這樣一個鏡頭:歹徒在用手槍威脅人後,要刻意的掰一下擊錘。兩人談崩之後,一扣扳機,扳動過擊錘的手槍就直接擊發了

  但是扣下擊錘,真的可以直接擊發嗎

  其實也不盡然

  前提是槍膛裏必須有子彈

  在膛內有彈的情況下,壓下擊錘,扣動扳機,子彈就會像下圖一樣被髮射出去

  而膛內無彈的情況下,就需要先拉動套筒上膛,擊錘被壓下後,扣動扳機,才能完成擊發

  值得注意的是,手槍(除轉輪手槍)的上膛方式只有拉動套筒,壓下擊錘並不是上膛。所謂上膛,就是在拉動套筒的同時,將彈匣中的子彈釋放進入槍機,然後在套筒回覆的過程中,將子彈推入槍管,使子彈處於待擊發的狀態

  那扳擊錘幹什麼

  對於手槍來說,無論是轉輪還是普通的半自動手槍,真正需要扳擊錘的原因是壓縮擊錘簧,爲“釋放擊錘--撞擊擊針--擊發子彈”提供能量,而有些手槍的“充能過程”,必須要靠手動完成

  要不要手動扳下擊錘,是由手槍的結構決定的,通常來說,傳統半自動手槍擊發方式可以分爲單動、雙動和單 / 雙動

  單動是扳倒擊錘纔可以開始第一次射擊,也就是說你先要以手指扳開擊錘才能開槍。後續射擊因爲後坐力將槍機復進,套筒已經把擊錘頂開,所以不再需要以手指扳擊錘就可以自動上膛並撞倒擊錘待擊

  雙動則是指手槍在膛內有彈時,不需要扳開擊錘,只要打開保險直接扣扳機就可以完成扳開擊錘-擊錘落下打擊撞針擊發的兩個過程

  單 / 雙動手槍則是二者的結合

  單動手槍,就是在擊錘沒有處於待發位置(也就是擊錘沒有放倒)的時候,必須先扳倒擊錘,扣動扳機才能擊發子彈

  而單動手槍的優點在於,上過膛後,擊錘處於待擊發狀態,這樣扣扳機時就可以直接擊發,相對於雙動手槍,扣動扳機時需要的力就會變小,射擊的精度就會提高

  但是,單動手槍的缺點也很明顯

  單動手槍上膛攜帶時,最好要將擊錘復位,來保證安全。這也就導致射手在射擊前,要做的動作變多,速度變慢,甚至導致首發射擊失誤

  ▼單動手槍的代表作是 54 式 /TT1930 手槍,傳統的單動設計,擊錘半待擊保險

  中國造54式手槍

  隨便一說,單動手槍也可以大概分爲兩類,一種是 54 式 /TT1930 手槍爲代表的沒有手動保險,只有擊錘保險的手槍,這種手槍攜行必須鬆開擊錘,出槍必須扳下擊錘,不然就可能會走火

  另一種是以 M1911A1 和勃朗寧 HP 早期型號爲代表的有手動保險的手槍,可以在擊錘處於待發位置時攜行,但必須關閉手動保險

  M1911A1

  而純雙動手槍在任何時候只要打開保險膛內有彈,扳機扣到底就會擊發

  優點跟單動手槍正好相反,它能在任何時候拔槍就射。缺點則是扳機扣起來比較費力,所以精度會差一些

  較之於以上兩種手槍,單 / 雙動手槍結合了單動和雙動的優點,既可以在擊錘放回的時候擊發,也可以在擊錘被扳倒後擊發。而射手就可以有選擇性的先扳倒擊錘提高首發精度,也可以選擇迅速反應拔槍就射,以備不時之需

  ▼單 / 雙動手槍的代表作是 Sig Sauer P226 和伯萊塔 92

  Sig Sauer P226

  除了以上三種以外,還有格洛克(Glock)這種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擊錘的手槍,只一個 Striker,既是擊針又是擊錘。拉套筒上膛使 Striker 處於半待擊位置,扣動扳機保險使 Striker 處於待擊位置,扣動扳機使 Striker 擊發,手感跟單動雙動都不太一樣,但是很有效也很可靠

  而格洛克之所以能大賣熱賣,就是因爲警察可以放心的將子彈上膛然後帶在身上去街頭巡邏

  除了格洛克以外,魯格P08也是沒有擊錘的

  扳動擊錘的原因

  所以對於手槍來說,需要扳倒擊錘的原因分爲兩種:

  一種是 單動手槍必須扳倒擊錘才能擊發

  另一種是 單/雙動手槍扳倒擊錘後會降低扳機力和扳機行程,增加反應速度,提高射擊精度

  當然了,無論是在影視作品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扳下擊錘也能代表一種態度:我,是認真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