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廣西南寧學院要求學生在校園裏配書包,上課時必須背書包進課堂”的新聞在3月3日爆出,3月4日刷屏,引發熱議併成功登上百度熱搜風雲榜當天第三位。

這一波免費推廣可見是非常給力的。

按圖索驥到該校的主頁檢索,其實並沒有看到相關信息報道,反而很高興地打開了一波官方發佈的校園各角度圖片。公平來說,其實校園環境不錯,不過腦補了一份穿梭其中的諸位學子都揹着書包的情景……實在太過美好,覺得已經無力吐槽。

多年來,高中畢業和進入大學院校,彷彿是一個分水嶺。高中時少男少女們都揹着書包,拿着厚厚一疊學習資料。然而,一旦升上大學,再揹着書包彷彿已不可接受。通常情況下,學子們是根據課表安排,抄起一疊上午的教材、筆記本或者電腦就跑,頂多拿個電腦包,還得是apple輕便型laptop——當然,這都是老黃曆了,根據南寧學院規定,從今以後得背書包了。

說到底,生活是需要儀式感的。

什麼是儀式感?

從衣服上,大學期間同樣有早操和校服,可以區分你的身份;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都穿着標準制服,

從身份上,領取結婚證都會在相關機構喜慶的佈置臺上來一張合影,譬如趙麗穎的官宣照片。

從內心認同上,同樣制服的人會產生同樣的身份認同,尤其在陌生環境裏從事類似的工作時,所謂“兄弟何必曾相識,做咱這行的放眼天下皆是兄弟”。

從小處議,每天早起的一杯水、一句“早安”、“晚安”、“我先走啦”都是儀式的一部分。

從大處議,古代的祭天地、節氣乃至於現代保留的過年充滿了儀式感,提醒着每一個生命節點的變換。剛過去不久的2019年春節,很多人感慨一點兒年味兒都沒有了,就是因爲生活裏的儀式感被沖淡,造成了心理上的不適。

從這個層面上看,“背書包進校園進課堂”的願望是非常美好的,校方大概也是想培養自己獨特的校園文化,加強學子們對學校的歸屬感,增加學院的學習氛圍,諸如此類的考慮,或者還有一點小小地增加曝光率?

不過這條被瘋狂吐槽的規定,如何能保證執行到位,大概非常考驗各系輔導員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