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行行出狀元。在許多不起眼的行業中,也隱藏着許多富豪。比如說做鴨脖的周富貴、做辣醬的老乾媽陶華碧。他們都是經營着非常不起眼的生意,不過卻靠着極致的經營而成爲了百億富豪。

養豬也是我們十分常見的事情,特別是在農村,以前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在養豬。不過卻有人靠着養豬,也成爲了百億富豪,而且是河南的首富。他就是牧原股份的老闆秦英林。

秦英林如今每年可以賣出30萬頭豬,每年可以賺到幾十億。他現在的身家已經達到了255億,河南省的首富,也是中國的百大富豪。20年前的時候,秦英林放棄了公職,靠着22頭豬起家,沒有人想到,這個大學生可以取得如今的成績。秦英林當時放棄公職,還曾經把他的父母氣得半死。

秦英林出生於1965年。秦英林雖然是生長在農村,但是他的父母非常重視他的教育。父母勤勤懇懇地勞動,讓秦英林從小跟着無憂無慮的生活。秦英林高中的時候,建議父母去養豬。當時秦英林的父親買下了20頭豬,本來秦家希望這20頭豬可以讓家庭發家致富。

不過最後卻沒有,因爲一場瘟疫,這20頭豬死剩下了1頭豬。這件事情給秦英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秦英林後來發奮讀書,並且考上了大學。當時秦英林本來可以讀河南大學,這是河南最好的大學。不過秦英林卻選擇了農業大學,因爲他心中有一個夢想,他要靠着知識幫助家鄉的人民脫貧致富

大學4年,別人都在玩,秦英林卻讀得更加認真。大學畢業之後,秦英林被分配到了南陽去工作,終於走出了大山,還獲得了一份鐵飯碗。秦英林的父母非常高興,因爲兒子終於出人頭地了。

1992年的時候,秦英林決定回家鄉辦豬場。秦英林不願在體制裏面浪費自己的人生,他決定要幹一件大事。不過這個時候父母卻非常生氣。因爲父母覺得養豬是最沒出息的事情,在農村人人都可以養豬。他們辛辛苦苦供秦英林去讀大學,沒想到他卻要回來養豬。

父母的不理解,並沒有打消秦英林的念頭,相反秦英林更加想證明自己。於是秦英林帶着自己的妻子錢瑛還有積蓄,回到了農村辦起豬場。秦英林用自己在大學裏面學到的科學知識來辦自己的豬場。最初的時候,豬場只有22頭豬的規模。

父母雖然被秦英林氣得半死,但是他們還是很支持他。父母偷偷把本來給秦英林弟弟蓋房子的一萬多元給了他。於是爲了省錢,豬場都是秦英林夫妻自己搭建起來的。由於養殖的方法更加科學,秦英林的豬場很快就發展起來。

不過1995年,豬場卻發生了一場危機。當時豬場發生了一種不知名的瘟疫,許多豬都病倒了。短短几天之內,秦英林的豬場已經死掉了70多頭豬,這個損失可不小。而且找不到原因的話,豬還會繼續死。秦英林急得茶飯不思,他打電話去了幾個大學,也沒有找到原因。

這個時候秦英林的妻子錢瑛決定挺身而出。錢瑛當時有了7個月的身孕,不過她依然挺着大肚子去了洛陽,她要去找農業專家,尋找解決的方法。後來終於找到了原因,但是疫苗卻遠在哈爾濱。錢瑛通過了各種關係,最後才把這批疫苗從哈爾濱空運到河南,最後成功解決了豬場的危機。不過錢瑛卻累到差點流產。

還好幸運的是,最後小孩也保住了,豬場也保住了。幾年之後,秦英林的豬場已經發展成爲了現代大型的豬場,每年賣出的豬超過了1萬頭。

如今牧原集團更是發展成爲了現代農牧業的集團。秦英林如今每年可以賣出30萬頭豬,堪稱是中國的豬王。

其實在中國靠養豬發家的不只秦英林,還有一個侯建芳。侯建芳也是靠着養豬發家,他的雛鷹集團還登陸了資本市場,侯建芳的身家一度達到了70億。不過這幾年,侯建芳卻不務正業,投資電競跟金融,如今公司虧損連連。侯建芳的雛鷹集團現在欠下了152億的鉅款。

對比侯建芳,也能看出秦英林的可貴。大學生棄公職去養豬,把父母氣得夠嗆,今每年賣30萬頭豬賺幾十億,希望秦英林可以保持初心,給老百姓源源不斷提供健康豬。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