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100週年

2019年是包豪斯誕辰100週年,MFmore將爲大家獻上系列性文章,敬請期待~

如果把室內/平面設計師、建築師、繪畫藝術家等各種藝術分支領域的人集中起來,他們共同討論的焦點三句離不開“包豪斯”;

如果走在現代化城市中、到朋友家做客、逛宜家/MUJI等高人氣家居門店,我敢保證你們三步以內就能發現一種“包豪斯”。

但凡有些藝術背景的都知道“包豪斯”,但對藝術圈外的我們這些大衆來說,肯定會以爲“包豪斯”是一位藝術大牛。

其實,“包豪斯(Bauhaus)”字面意思爲“建築房屋(building house)”,這是一種不限於建築領域的藝術風格。

如今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現代化設計、建築等等,都是包豪斯流派從零開始,形成超前理念所流傳下來的。這就好比古人倉頡造字、今人馬雲初創淘寶時的大膽前衛,彷彿能夠預知未來一般。

一些現代化設計

在沒有前人栽樹的情況下,包豪斯硬是集合各界藝術大牛形成獨特的建築和設計手法,一點點爲如今的建築、設計、繪畫提供了經驗性模板。

而令人驚訝的是,這種超前的、實驗性的藝術風格,竟然起源於嚴謹甚至有些刻板的德國。2019年是包豪斯誕生100週年,爲了慶祝這一影響上百年、將持續影響後人的藝術風格,德國聯邦政府投入巨資支持這一活動,無數展覽的舉辦也爲活動預熱。

今年,將有上百萬人湧向德國,這裏,是最能直接接觸包豪斯的地方。MFmore專門製作【包豪斯100】特輯提供遊覽攻略。

這篇攻略前的包豪斯介紹,可以讓大家對包豪斯更熟知,感受它的影響力究竟多巨大,才能讓我們的生活隨處可見“包豪斯”。

包豪斯的所有,都起源於這所僅存在了14年,因被納粹不斷打擊最終倒閉的學校。

包豪斯學校建築

1919年,德國建築師沃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在魏瑪(Weimar)創建了包豪斯學院(Staatliches Bauhaus),這是一所致力於將所有藝術分支融合在一個屋檐下的學校。

這所學校是歐洲最具實驗性的創意中心,約瑟夫·阿爾伯斯(Josef Albers)、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和保羅·克利(Paul Klee)等知名藝術家都在這裏擔任導師。

魏瑪包豪斯學校

1925年,因爲政治上的財政問題,包豪斯學校遷到新興工業城市德紹(Dessau),因爲德紹更有建造理想化的學校建築。

德紹包豪斯學校

也正是在德紹,學校的導師們住在格羅皮烏斯設計的四個半獨立的“大師之家”裏。

大師之家(Master's house)

這些住宅一部分是藝術家聚居地,一部分是烏托邦式的莊園,它們將工作和休閒空間結合在一起,這便是包豪斯最主要的理念之一——藝術、設計和技術可以被用來改善社會。

20世紀的機械文化容易讓人覺得冰冷,但包豪斯倡導讓建築、傢俱和設計等基本必需品以一種實用但富有情感的方式設計。

大師們的房子都共用相同的基本平面圖和預製的嵌入式櫥櫃,但每位導師都帶來了自己的風格,他們將自己的色彩理論融入了自己的房子內部,用鮮豔的顏色粉刷了白色的牆壁。而現在很多室內設計用的都是這些人設計的傢俱。

在現代化設計和建築中,你所認爲的“極簡主義”“現代主義”其實都說包豪斯的反映,這又是包豪斯的另一個關鍵理念——形式服從功能。

工業社會中的機械具有鮮明的功能,而非簡單的裝飾品,包豪斯提倡邏輯的、智能的設計,因此幾何、線條等簡約的形式成爲包豪斯給人的印象。

但這種簡約設計並非畫個草圖、隨便構思幾條線就完成的。爲了儘量不影響功能使用,最小程度賦予設計性卻又最大程度表現出藝術性,必須更加徹底地將美術與設計並行學習,並深入分析構圖、色彩理論、工藝和材料等多門學科。

除了教育學生廣泛、深入學習之外,包豪斯教育的另一核心是實驗性,在那裏工作和教學之間的界限基本上被消除了。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工作室:陶瓷、編織、木工、金屬、印刷圖形、舞臺、玻璃和壁畫。

由於包豪斯相信藝術家和工匠是一體的,因此每個工作室都有兩個大師:一個作品大師,他負責工藝和技術問題;一個形式大師,他負責美學和創意方面。他們的課程教導學生消除個人的想法,轉而關注設計的生產力。

因此,近90年後,當我們生活在包豪斯所想象的未來時,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更清楚地看到好的藝術和好的設計之間的聯繫。

然而,包豪斯學校在1932年遷到柏林後一年內,一直到受到納粹越來越大的壓力,最終永久性關閉。這所僅存14年的學校,爲何足以影響後世足足一個世紀?

納粹崛起後,美國是一個可能的避難所,但許多德國猶太人逃到了世界的另一端,也就是英國在巴勒斯坦的託管地——特拉維夫。因此,自1930年以來,在特拉維夫大約有4000座建築被拔地而起,所有這些建築都遵循並紀念包豪斯的原則或國際風格。這個地方(稱爲白城特拉維夫)現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一部分。

特拉維夫建築羣

因此,或許要感謝納粹組織,正是他們的各種“趕盡殺絕”,從包豪斯出來的師生逃亡到世界各地,包豪斯藝術運動一直在持續中,甚至在學校關閉後不久達到了頂峯。

典型的包豪斯設計——無論是在繪畫、建築還是室內設計中都很明顯——很少有裝飾,注重平衡的形式和抽象的形狀。

繪畫

在藝術中,這種對功能的強調在包豪斯藝術家Wassily Kandinsky和Paul Klee的抽象繪畫的平衡構圖中表現得很明顯。毫無疑問,包豪斯的繪畫受到建築的啓發,通常將平面與重疊的形狀配對,以暗示維度。

Wassily Kandinsky

Paul Klee

除了繪畫,包豪斯的藝術家還經常創作抽象雕塑、前衛拼貼畫和以大膽的字體和大塊色彩爲特色的現代主義海報。

室內設計

包豪斯的室內設計以簡潔和開放著稱。最簡單的裝飾是標誌性的傢俱——包括以康定斯基命名的Wassily Chair——和簡單的名稱,它們完美地呼應了它們的外觀。

平面設計

包豪斯版式以網格爲出發點,這也是當今平面設計中大多數版式的基礎。紅色和黑色是它們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的主要顏色。

由拜耳公司設計的通用拜耳字體,由於其幾何形狀和缺乏裝飾性,常被認爲是包豪斯的一種重要字體。去掉所有不必要的裝飾元素,營造出一種清晰、現代、工業的氛圍。信息不再在頁面上按層次排列,而是按對角線或垂直方向排列。

包豪斯倡導的無襯線字體

建築

有些諷刺的是,雖然包豪斯本身意思就是建築,但包豪斯學校前八年連建築系都沒有開設。因此,參觀位於德紹的包豪斯學校大樓是瞭解包豪斯建築的最佳途徑,因爲這是格羅皮烏斯進行包豪斯風格試驗的成功作品。

尤其是行走於城市中,隨處可見的玻璃幕牆,便是包豪斯發展起來的。

一旦我們把建築作爲一個整體來看待,以及建築內部最細微的細節,我們就真正明白了能夠在任何規模的生產中,創造出一個連貫的建築意味着什麼。這種以幾何線條、簡潔簡約爲特徵的和諧平衡的建築風格,便是現代主義,也就是包豪斯。

所以說“包豪斯想象的世界,就是我們現今生活的社會”毫不誇張,這也是格羅皮烏斯的願景,消除藝術和設計間的隔閡,用“工匠精神”將技術與藝術完美融合,營造出美學和功能性並存的美好世界。

一篇文章完全無法詳細說明包豪斯的全部內容,所以不妨在2019年包豪斯誕辰100週年這個最有紀念意義的年份,親自去往德國探索他們留下的包豪斯足跡,無論是對以藝術爲工作的你、還是以藝術爲生活的你,都會有全新的靈感。

它是歐洲第一所美院、世界美院之母,米開朗琪羅是第一任校長、達芬奇是第一任教授

現實版《紀念碑谷》建築大師,Ricard Bofill,將水泥玩出魔幻色彩的後現代主義先驅者

感謝關注MFmore,我們每期會推薦藝術家和作品,並有相關藝術產品。投稿及合作諮詢,請在公衆號後臺留言,或微博MFmore私信聯繫。

公衆號

MetFusion

有更多藝術好玩事件和圖片,請關注MFMore壹添藝術微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