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刘阿姨的术前检查结果及个人意愿,血管外科决定为她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通过手术清除她右侧颈动脉内的“垃圾”。颈动脉堵塞早期可能表现为突发头晕,时不时一侧面部麻木、肢体无力或麻木,或者短时间内言语困难、眼前发黑等,此时应及时检查。

——毕佳佳/文 孙芸昊/图

据报道,在中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7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3%的人有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

其实,血管就像水管一样,用久了就会有水垢,使水管内变得粗糙,导致水管堵住。同理,血管也是如此,时间长了,血液中垃圾越来越多,比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进入血管内膜下,形成斑块,就会堵住血管。

颈动脉血管内的“垃圾”,会随着年龄增长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形成斑块,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导致血管越来越窄!

颈动脉斑块一旦脱落就会形成血栓,引发脑卒中,能在顷刻之间夺走一个人的健康,甚至是生命!

近日,郑州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为颈动脉狭窄患者成功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为患者消除了疾病困扰。

左侧肢体麻木无力,

原来是颈动脉血管“惹的祸”

今年58岁的刘阿姨(化名)患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年多,近期,因左侧肢体麻木将近10个小时,她赶紧来到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就诊。

在就诊过程中,刘阿姨频发TIA,即短暂性脑缺血,经过彩超、CT等一系列检查显示:

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并有斑块(多发),

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起始部:70%—99%),

右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1段,70%—99%),

……

医生判断她左侧肢体麻木无力、TIA频发,正是由颈动脉狭窄造成的。颈内动脉斑块脱落后掉到右侧脑部血管,导致了刘阿姨左侧肢体一过性偏瘫。

由于刘阿姨的颈动脉狭窄严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医生建议她把握时机,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以免发生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神经内科一病区与血管外科会诊后,刘阿姨及家属同意转入血管外科准备进行手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摆脱血管“垃圾”

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李红普介绍说:“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能够在术中完全切除增生内膜和硬化斑块,且再发生狭窄的机会较小。另一种是在颈动脉狭窄处放置支架,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但后期再次发生狭窄的概率相对较高,而且需要终身服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

当患者有以下症状时,

则更适合选择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完全闭塞、近期反复出现TIA且斑块不稳定、颈内动脉内血栓形成、颈动脉与主动脉弓夹角过小、颈内动脉扭曲成角、腹主动脉或双侧股动脉闭塞、颈部接受过放射治疗等。

根据刘阿姨的术前检查结果及个人意愿,血管外科决定为她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通过手术清除她右侧颈动脉内的“垃圾”。

手术如期进行,术中需要阻断颈动脉的入脑血流,同时通过转流管保证脑部供血。在剥离的过程中,专家团队以娴熟的技术将内部斑块等完整剥离,并将内部残留碎屑清除干净后缓慢开放脑部血流,手术成功完成。

术后,刘阿姨左侧肢体麻木无力的症状消失,也未再出现短暂性脑缺血,恢复情况非常理想。目前,刘阿姨已康复出院。

刘阿姨的管床医生朱盛兴告诉小编:“由于患者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并且血脂也比较高,后期需要继续服用降血脂药物及降血压药物。”

医生提醒:“颈动脉堵塞”不是小问题,要小心警惕!

颈动脉一旦被堵,大脑就会严重缺血,8分钟大脑就会被损伤,出现失明、失语、半身不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脑梗”、“脑中风”!如果时间再长一些,甚至会出现脑死亡。

身体的这些地方

提示您颈动脉有可能正在发生堵塞!

头痛头晕

经常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思维混乱,要考虑是不是我们的脑部血管发生了堵塞。

胸闷胸痛

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会有胸部被挤压的感觉,疼痛通常由胸骨后开始,也有可能发生在手臂、肩膀、颈部、下颚、喉咙或背部,甚至有人会有消化不良的感觉。

突然无力或麻木

这是俗称“小中风”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持续的时间很短,很容易被忽略,如果不及时妥善治疗,其后发生中风的概率就会更高。

突然看不见

单侧短暂性的视力模糊,甚至某一只眼睛突然看不见,大约几分钟后又恢复正常。

如何防治颈动脉堵塞?

降血脂

将血脂维持在正常水平,尤其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与动脉粥样硬化息息相关。日常应注意饮食控制,尤其是肥胖人群,少吃油炸食物。有必要时考虑服用降脂药物。

发现早期信号

颈动脉堵塞早期可能表现为突发头晕,时不时一侧面部麻木、肢体无力或麻木,或者短时间内言语困难、眼前发黑等,此时应及时检查。

防治慢性病

预防颈动脉堵塞,应先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肥胖等慢性疾病。生活中要做到戒烟限酒,控制肉类、油脂和盐的摄入量,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谷物及薯类食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