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涵 自去年12月,平安集團增設三位聯席CEO後,擔任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兼平安銀行董事長一職的謝永林,具體分管公司業務,其身份的轉變對平安銀行的發展意味着什麼?在任聯席CEO前後對平安銀行發展做哪些調整和展望?

3月7日,平安銀行2018年業績發佈會上,謝永林首次公開回答公衆“想問卻沒機會”問的問題,擔任集團聯席CEO後有多少時間花在銀行?

謝永林坦言,當了集團聯席CEO好像趴在銀行的時間比以前還多,因爲職責更加明確兼平安銀行董事長來分管整個集團的團體綜合金融委員會,也就是整個集團的團體業務責任在我這。

“一個客戶多個產品的責任在我這,怎麼才能從根本做起來?找一個主力軍和發動機。主力軍是銀行對公業務,所以今年我和馬總對銀行的定位是擁抱科技,擁抱生態的全新銀行。在對公業務上,銀行會成爲集團的幫手,對公要爲險資、個人業務的發展提供資產,哪怕是壽險,保險做的好,一定是投資收益還可以,銷售能力要強。投資收益的背後一定是資產支持,沒有對公是搞不成的,現在找靠譜的資產在市場上上白熱化的,沒那麼容易。”

“我們第二個定位,零售做強,成爲集團個人綜合金融的總後勤部。賬戶要靠銀行,客戶的權益、活躍度要靠銀行的體系,銀行的支付結算有消費,場景格外多。”

“第三個定位全面擁抱生態,在集團成爲場景運用的領導者,讓智慧經營成爲集團的先行者。這些就是集團對銀行的最新定位。我現在發現在銀行花的時間更多,開其他子公司(分管證券、租賃、養老險)的會都比較有意思,和銀行一道開。”

“我覺得挺好”,謝永林比喻,有個航母(主力軍),再有幾個巡洋艦跟着一道跑,他也安全,我們也感覺到人多勢衆,1+N平臺體系就做的更順手。“當了集團聯席CEO後,越來越感到銀行的重要性,無論賬戶體系,和對公、零售客戶的粘性,所擁有的場景和素質都使得集團綜合金融越來越依賴銀行這個平臺。”

“要把更多的時間花在銀行,帶着集團我分管的公司往前跑。”

最後,謝永林坦言:“頂多自己稍微累了點,擔任聯席CEO後以集團心態,以前是銀行心態。後有一糾結髮現不多,只有更加把銀行搞好,才能把集團其他業務帶動。所以在時間分配上、心態上、研究細緻度、定位上較以前稍許變化,現在是更加珍惜銀行的平臺、發揮銀行的作用,個人要更加撲在銀行的業務,別的沒什麼變化。”

(本文來自於經濟觀察網)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