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乃山西太谷县“白侍郎墓”真的是“白邕墓”吗?的延续篇。2018年9月27日,“白邕碑”新立(见上图),据说该碑95年已制刻完成,但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没立起来,如今修改落款日期为2018年后新立,碑文抬头记有“兵部侍郎”字样,甚是怀疑。

白邕为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原太守,而查阅史料得知北魏官制中根本就没有设“兵部侍郎”这个官职。又说白邕为“宁远将军,“ 宁远将军”是古代将军名号之—。三国魏始有“宁远将军,第五品(这倒也符合“太守”的级别,可惜也没有查到白邕“宁远将军”的史料记载)晋代沿置,为将领之一。南北朝和隋朝,宁远将军为杂号、散号将军之一。在隋朝为从七品武官散号。唐、五代和宋代用为武散宫阶称号,正五品下。下面我们先了解几个名词:

官制——是政权机构的一个重要组织制度。中国的官制,由来已久。大约自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出现了阶级,形成了国家,建立了政权,逐渐构成了一套职官制度。东汉即魏晋南北朝,三公失权,尚书台、中书、门下省相继登台掌权。

勋官制——中国古代官衔的一种,用于奖励勋劳,功能类似于现代的勋章。勋官源于宇文周(指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因皇室姓宇文 ,故称宇文周。,在唐代定型,此后五代北宋沿袭,但功能逐渐弱化,宋神宗元丰改制时废除。辽金元三代又设,但品秩有变。明代勋分文武,清代废。

散官制——是古代表示官员等级的称号,与职事官表示所任职务的称号相对而言。隋始定散官名称,加给文武重臣,皆无实际职务,而统称官员之有实际职务者为职事官,散官是有官名而无职事的官称。明、清官员级别和待遇依实际所授职官品级,散官仅存名号。

这是历史上的三种官制,我们知道,北魏公元386年建立,公元534灭亡;北周公元557年建立,公元581年灭亡。勋官始于北周,散官始于隋朝,在北魏时期不存在“勋官制”和“散官制”,所以现只查阅了解“官制”史料。

部门 官职 品级 职掌 说明
(相) 相国

(大丞相)

第一品

注:不是“一品”

佐理国政 三国均置
太傅

太保

第一品 导皇帝以善德(无常职) 三国只置太傅
(三公) (九卿) (略)同汉体制大体相同 “三公”,一品

“九卿”,三品

三国均置
尚书台 执金吾 第三品 掌宫外巡戒 三国均置
将作大将 第三品 掌宫室宗庙等营建 魏吴置,蜀不详
尚书令 第三品 总领纲纪,无所不统 三国均置
尚书仆射 第三品 尚书令之副手 三国均置
中书省 中书监 第三品 掌尚书奏事,掌机密 三国均置
中书令 第三品 平尚书奏事 三国均置
秘书省 秘书监 第三品 掌文艺图籍 魏蜀置,吴为秘书郎
御史台 御史中丞 第四品 掌受公卿奏事,察举非法 三国均置
都水使者 第四品 掌天下河渠水利 魏置,蜀吴不详
其它 大长秋 第三品 掌宫中诸事 三国均置
太傅

少傅

第三品 掌辅导太子 三国均置
侍中 第三品 掌宾赞威护驾备顾问 魏置,蜀吴不详
散骑掌侍 第三品 掌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三国均置
城门校尉 第四品 掌护京师城门 魏吴置,蜀不详
司州 司隶校尉 第三品 掌察百官及京师近郡犯法者,并领一州 魏蜀置,吴无
刺史(牧)

单东刺史

第五品 巡行郡国录,囚徒考殿录 三国均置
河南尹 第三品 掌京都之治 魏置
太守 第五品
令、长 六至八品
有秩、三老 八品
各王侯封国 王国相 第五品 职如郡守
侯国相 第八品 职如县令

▲历代职官表(三国、两晋、南北朝)

▼曹魏、北朝官制图

从上表和图可知,南朝和北朝的历史是并行的,南朝为汉族统治,北魏是鲜卑族统治的北朝第一个朝代,此时期太守的品级处在第五品,而且北魏也没有设置“兵部侍郎”的职位。那么“兵部侍郎”这个职位到底在什么时间出现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东晋、南朝官制▲

太守——原为战国时代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郡守改称为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历代沿置不改。南北朝时期,新增州渐多。郡之辖境缩小,郡守权为州刺史所夺,州郡区别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则专称知府。

北周官制▲

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副部长级别。

隋朝官制▲

东晋、南北朝时期都虽设有“XX尚书”的职位,但没有“兵部”,更没有“兵部侍郎”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的官制则有“兵部尚书、侍郎”的职位。据史料,“兵部侍郎始置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全称为尚书省兵部侍郎,俗称兵侍、小司马、佐司马、夏卿之亚。约当于今日的国防部副部长(次长)。”、“兵部”源于三国魏“五兵制”(中、外、骑、别、都)尚书,另有有关军事的驾部、车部、库部等曹。各曹设郎。驾部有时亦设尚书。隋朝始合为“兵部,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迄至清末,历代沿袭,职权则不尽相同。兵部侍郎是古代从二品的官员,在兵部中仅次于兵部尚书

综上可知,“兵部侍郎”最早出现的时间也应在隋朝,而不是鲜卑族统治的北魏,不管是在时间段上,还是在官级上,“从二品的“兵部侍郎”都与北魏“五品太守相去甚远。所以说北魏太守“白邕碑记为“兵部侍郎”,实在难以令人信服,倒像迎合“白侍郎墓”之“侍郎”,从而再次证明山西太谷县“白侍郎墓”并非“白邕墓”。欢迎阅读:山西太谷县“白侍郎墓”真的是“白邕墓”吗?

四川省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退休高级法官白联洲说的好:“质疑是进步的开始,探索是结论的开始!”那么,“白侍郎墓”与“白邕墓”能画等号吗?您怎么看?欢迎提供资料,欢迎留言讨论。

说明:南阳白氏微信公众平台不持任何观点,如有侵权或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