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的互聯網金融與網絡借貸專項風險整治,網貸行業的整體風險水平已明顯下降。然而,仍有網貸機構鋌而走險,通過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渠道發佈不實廣告,其中涉嫌營銷違規產品。3月6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對外發布《關於網絡借貸不實廣告宣傳涉嫌欺詐和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風險提示》,要求各家會員機構必須嚴格依法合規經營,不得爲在校學生提供借貸服務,不得直接或變相收取“砍頭息”。

1月10日,2019全國互金、網貸專項整治工作會議召開。據瞭解,通過一年來對互聯網金融和網絡借貸行業的專項整治,網絡借貸增量得到遏制,存量繼續收縮,機構合規意識增強,網貸行業整體風險水平明顯下降。會議認爲,當前網貸專項整治工作已進入深水區,風險隱患依然較爲複雜,要進一步做實合規檢查,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以合規檢查促“三降”落實、良性退出、合規經營和風險出清。要穩妥處置存量風險,引導轄內機構有序退出,切實防範處置風險的風險。要依法保護網貸投資人合法權益,壓實網貸機構及其股東責任,加大追贓挽損力度,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將失信借款人信息納入徵信系統。

3月6日,中國互金協會指出,據金融監管部門和中國互金協會監測發現,近期社會上仍有一些網貸機構通過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渠道發佈不實廣告,其中涉嫌營銷違規產品,宣傳違規活動,包括推銷高於法定最高利率的貸款,從事“校園貸”、“砍頭貸”等被明令禁止的活動,容易致使一些消費者輕信並參與交易。“這些行爲明顯違反國家關於開展金融廣告的有關規定,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中國互金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紅星新聞記者獲悉,中國互金協會要求各會員機構嚴格依法合規經營,並遵循金融廣告管理法規的要求,規範開展營銷和宣傳活動,不向社會公衆提供違反國家利率規定的借貸及借貸撮合業務,不爲在校學生、無還款來源或不具備還款能力的借款人提供借貸及借貸撮合業務,不得從借貸本金中以先行扣除利息、手續費、管理費等費用的方式直接或變相收取“砍頭息”。同時,要主動加強消費者信息保護,不得濫用、泄露或非法買賣消費者隱私信息。

中國互金協會同時呼籲,廣大消費者應主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謹慎識別互聯網平臺上的各類借貸廣告,認真瞭解其服務說明及合同條款,留存相關證據,增強法律意識。如發現機構有不實宣傳或違規開展業務的情況,消費者應及時向有關監管部門或中國互金協會舉報,對其中涉嫌違法犯罪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紅星新聞記者 楊斌

編輯 包程立

中國互金協會:不得爲在校學生提供借貸服務,不準收砍頭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