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85

所有横空出世的商业片黑马一样,《星球大战》系列也有一位性格坚韧的创始人顶着重重压力将它推入大众视野——乔治·卢卡斯就是“造物主”本人。名利双收之后,他与“电影学院派”同侪们分道扬镳,变得更低调神秘,将大部分时间精力用来维护和扩展《星球大战》幻想世界。他和他的维护《星球大战》的方式时常引来颇多争议,却也是“《星球大战》为什么能征服全世界观众”的关键答案。分享本文,留言告诉我们一个你喜欢星球大战的原因,将有2位朋友有机会获得译本《星球大战如何征服全宇宙》。

人物

乔治·卢卡斯如何

征服全宇宙

文 / 窗边的Kotori

《星球大战如何征服全宇宙》一书不仅收录了电影和粉丝活动的所有来龙去脉,更有趣部分是还原了一个非常亲切真实的乔治·卢卡斯。他不热衷于抛头露面,但公众形象非常有辨识度:安静地站在房间的某个角落,双手插在牛仔裤前裤袋里,穿着法兰绒衬衫和牛仔靴,胡子和头发十分浓密,表情是“毫无瑕疵的礼貌和难以接近的距离,仿佛怕你问出不合时宜的问题,或者是要求一笔贷款”。这个拘谨男人的童年约等于《星球大战》的前史,《星球大战》或许不容易理解,但你一定能理解卢卡斯这个人。

孩子的世界——卢卡斯式情结

1944年5月14日,他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莫德斯托小镇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虽然他衣食无忧,拥有的玩具比镇上每一个孩子更多更好,困扰也依然存在。在上小学的年纪,卢卡斯就成了第一批观看民防训练电影《躲避和掩护》的学生。那可不是一部动画片,描写聪明的乌龟在原子弹降落的时候隐藏在壳里,而是讲述了两个小学生,他们“无论去哪里、做什么,都时刻记住如果原子弹爆炸应该如何应对”。“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做躲避和掩护的演习,”卢卡斯回忆道,“我们听到的都是什么建立辐射庇护所、世界末日、又有多少核弹造出来了。”作为一个骨瘦如柴、沉默寡言的孩子,卢卡斯偶尔会被学校年长强壮的孩子们欺负,他的鞋子被抛在草坪洒水机上。

不过,除了战争阴霾和学校凌霸,卢卡斯似乎没有遭受更多的苦难。他动手能力和想象力都很出色,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做些创造性的事情,比如建造玩具铁轨和举行后院狂欢;8岁的时候,他们用电话线的卷轴做了一个过山车。“我喜欢建造东西,”卢卡斯在2013 年回忆说,“木作啊,树屋啊,棋盘什么的。”

漫画是卢卡斯童年不可或缺的精神养分,尽管当时他并不知道1954 年是漫画历史学家口中“战后黄金时代顶峰时期的末尾”:超人和蝙蝠侠正处在他们的第二个全盛十年的初期,漫画的主题也多样化了。牛仔漫画、爱情漫画、恐怖漫画、幽默漫画、科幻漫画……层出不穷,卢卡斯畅游其中:漫画极具视觉效果,漫画狂野、恐怖、搞笑,漫画拓展边界、反抗权威和远离世俗。10岁时,卢卡斯已经是个胃口很大的漫画迷了,当时收藏的漫画多达500本,需要一个房间来收纳。

除了EC 漫画,卢卡斯的最爱还有《飞侠哥顿》系列和《疯狂》杂志。积累百年的欧美太空奇幻文学作品和20世纪50年代丰富的太空奇幻题材电影、电视、广播资源,是卢卡斯孕育灵感的沃土。1956年,是他12岁生日聚会,卢卡斯在莫德斯托的州立影院看了电影《禁忌星球》。“他确实被那片子迷住了。”发小梅尔·切利尼还记得那场生日电影,“我们只是享受影片。他却在向影片学习。”

《飞侠哥顿》

因执导青春片《美国风情画》一炮而红后,卢卡斯收到大量青少年的来信,讲述《美国风情画》使他们放弃沉沦于毒品,重新出门社交。“它真的使其中的一些人走上正道。”卢卡斯说。孩子们的经历深深地触动了他,他们心领神会,其中包括了弗朗西斯·科波拉的儿子——10岁的罗曼和12岁的吉安-卡罗这样的小孩。卢卡斯跟他们讲了《星球大战》的故事雏形。

孩子们会喜爱太空战士、西部牛仔等种种为大人所不齿的想象,但也可能会被色情、毒品、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带进成年人世界的另一面。卢卡斯借《星球大战》表达,你还有更强大的潜力,你可以与宇宙中更伟大的力量联系在一起,成为更好的人。尽管他对这部电影能否跟迪士尼电影表现一样好依然缺乏信心,《星球大战》已经准备好抓住全美国的心了。

宝冠剧院前的观众

1977年5月25日,宝冠影院门口的观众大排长龙,此后一星期里,电视节目里的受访者们以体育赛事般炫耀的口吻说自己看了20遍《星球大战》。卢卡斯心里划定的受众——10到14岁的孩子们——在那一天恰好要上学,所以《星球大战》的走红,很可能是因为它唤醒了成年观众心里的“孩子”。当时,作家约翰·沃瑟曼看完影片在评论中写道:“在我们所有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梦想着神奇生物和异想天开冒险经历的孩子。”

卢卡斯一直很清楚《星球大战》要做什么:“我在开发童话故事的集体潜意识。”他归纳得非常准确了。

“拿出劲儿来!”——卢卡斯式

电影美学

在卢卡斯三年级写的作文《慢性子》中,已经能看出他的节奏感:

从前在轰鸣之乡,有一个小男孩走路总是慢吞吞的。轰鸣之乡所有其他人走路都很快。

有一次,这个小男孩走在一条小道上,遇到了一匹马。他想和马说话,于是他坐在一块石头上,但石头上面有一只蜜蜂。

他刚坐在石头上,就大叫一声跳了起来,沿着路跑了。

从此以后,他走路再也不慢了。

认生且害羞、缺乏攻击性、热爱幻想,也坚忍不拔、痴迷于速度、对人生有很强的紧迫感——这一切合成了“标准卢卡斯风格”。在1962年暑假出车祸之前,卢卡斯一直沉迷于改造汽车和赛车,甚至想成为职业赛车手。车祸的鬼门关前转了一圈之后,他决定把劲头儿转到更安全的方向上,在社区大学进修了人类学、社会学,最终考上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

卢卡斯在电影学院的第一部作品是1分钟的短片《展望生活》(Look at Life)。他从《展望》(Look)和《生活》(Life)两本杂志里剪出最喜欢的图片——亚拉巴马州咆哮的狗、马丁·路德·金博士、三K 党徒、赫鲁晓夫、越战士兵等——让它们配合音轨上急切的桑巴旋律,快速接连闪现,每个画面有5帧,这个剪辑速度以今天快节奏网络视频的标准看来也不乏震撼,而在1964 年,简直就是极速了。短片的最后是字幕“谁在求生?”和“结束?”。短片在世界各地的学生电影节共获得18 个奖项,让他从默默无闻的“宅男极客”变成学院的明星学生。

《展望生活》给予卢卡斯极大的自信,也让他明白,非凡的剪辑才能是自己进入电影行当的核心竞争力。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表导演课和剧本写作课,加紧马力转到了剪辑这条赛道上, 又拍出了15分钟短片《THX》。

《THX》是一部科幻片,讲述一个男子逃离未来乌托邦世界的控制。这部短片不需要演技,男主角戴着遮住半张脸的头盔,追逐他的监控人员们则由海军士兵本色出演即可;卢卡斯也没写一句台词,而是扭曲处理了人声,故意使很大一部分的对白难以辨别。胶片上随机的数字和字幕、背景音里一架管风琴轰鸣着低沉又不和谐的音符,则是这部粗糙的学生电影创造的新美学价值:观众沉浸在影片的气氛中,仿佛变成了偷窥者,是片中监控机器中的幽灵。这部短片超出学生电影的平均水平好几光年,再次让卢卡斯拿奖拿到手软。

《美国风情画》片场的卢卡斯

就拿名利双收之作《美国风情画》来说,他身为导演在片场的表现最多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基本上每一场戏里,卢卡斯都躲着演员——钻进餐馆柜台的下面,或者趴在车顶上——只让摄影机捕捉演员们自己的发挥。他经常拍着一个镜头就睡着了。“我的导演工作是在剪辑室里进行的。”他告诉朗·霍华德,虽然他的妻子马西娅应他的请求主导了此片大部分的剪辑工作。

朋友们的困惑也可以理解。像卢卡斯这样跳过剧本环节,直接剪辑拼凑出脑海里的人物、声画和节奏,来向业内人士“卖安利”,不太符合好莱坞电影工业对一名成熟的科幻/奇幻类型片导演的要求。

不被理解只是小事,好莱坞制片厂削减拍片预算则是掐住卢卡斯命门的大事。更可怕的是,剧本还没写完,福斯把特效部门整个裁掉了。卢卡斯决定建立独立的特效公司,这个决定永久性地改变了好莱坞电影产业。(但卢卡斯还是会用二战空战镜头来剪辑新的《星球大战》,占住尚未成型的特效镜头。)

卢卡斯在工业光魔

有工业光魔保驾护航,《星球大战》系列再也不必减速。接下来的三十多年里,每一部新“星战”电影的首映日,宝冠剧院前人们排起长龙的神话都在重新上演。除此之外,动画片、小说、游戏、周边产品在不断扩展这个故事的规模。

与科波拉、斯皮尔伯格一起

成长——卢卡斯的导演朋友圈

人们常常忽视,弗朗西斯·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史蒂夫·斯皮尔伯格、布赖恩·德帕尔马这些成熟可靠的“文艺片”导演,在20世纪60年代也曾跟卢卡斯一起混迹在漫画书店里,阅读科幻小说,试图让太空电影取得进展。斯科塞斯正在从伟大的偏执狂科幻作家菲利普·K.迪克的作品中寻找制作影片的选项,而德帕尔马正要将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的科幻经典《被毁的人》改编为电影。这些优秀导演中,有不少与卢卡斯保持多年友情,在良性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电影水平。

从左至右:马丁·斯科塞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乔治·卢卡斯

科波拉和卢卡斯这对朋友的感情非常好。他们都讨厌好莱坞,想要破坏工会那食古不化的结构,摆脱那些老古板的制片厂老板。为了赚足够的钱拍他们想拍的独立电影,科波拉不得不接下他们最讨厌的旧好莱坞项目《教父》,而卢卡斯帮这部片子剪了一场张力十足的医院戏。

科波拉比卢卡斯大四岁,更像一位导师和兄长,他坚持认为,导演必须学会写剧本。卢卡斯给他看了自己写的剧本草稿,吓坏了科波拉:“你是对的,你真不是这块料。”但科波拉依然扮演着啦啦队长的角色,一直在给卢卡斯鼓气打劲儿。所以,当科波拉拍摄《现代启示录》预算严重超支时,卢卡斯给他打了一些钱,甚至计划好帮他剪辑一部分镜头素材。

科波拉与卢卡斯

卢卡斯在大学时代因《THX》结识斯皮尔伯格,他俩性格更加相似:两个都是无情的完美主义者,却又顽固地保持住了一种孩童般的好奇感。斯皮尔伯格拍摄《大白鲨》时,卢卡斯曾花了一些时间到洛杉矶来帮助给经常出故障的机械鲨鱼拍摄特写镜头,其间他曾经短暂地被卡在鲨鱼巨大的灰色大嘴里。斯皮尔伯格抱怨自己被邦德的制片人卡比·布罗科利拒绝了三次,怕是无法执导一部007电影了,卢卡斯向他分享了“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的创意,斯皮尔伯格得以拍摄了“没有武器装备的詹姆斯·邦德”。

1975年,《大白鲨》上映前不久,斯皮尔伯格将电影的作曲家约翰·威廉斯介绍给卢卡斯。卢卡斯后来说,威廉斯的作曲是《星球大战》中唯一超出了他期望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对的。威廉斯的音乐常常被影迷尊崇为《星球大战》的“氧气”。

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

卢卡斯从斯皮尔伯格对彼此最长远的馈赠,可能是凯瑟琳·肯尼迪——现任卢卡斯影业的CEO。卢卡斯考虑将卢卡斯影业卖给迪士尼时,认为需要一个人接替他,保持《星球大战》原本的特色,最终,他选择了凯瑟琳·肯尼迪作为接棒者,协调迪士尼与卢卡斯影业的关系。2015年至2019年,《星球大战》“新三部曲”陆续上映,不知道卢卡斯对肯尼迪的工作是否放心。

除了这些一起合作、共同成长的导演们,卢卡斯的影响力对科幻/奇幻类型片导演尤为深远。彼得·杰克逊说:“作为一名电影制片人,我对乔治·卢卡斯的感激和尊敬是无限的。在《星球大战》之后的几十年里,乔治利用自己的资源开发了数字特效、数字剪辑、数字音效和数字摄影。他为我打开了大门,让我以一种在《星球大战》之前几乎做梦都想不到的方式制作自己的电影。只有乔治推动的这些技术进步,才使我能够将图像直接从想象中转移到屏幕上。”

可以说,乔治·卢卡斯就是怎样征服世界的,《星球大战》是怎样征服世界的。尽管凡人总有一天得停下脚步,目送《星球大战》——这个永恒的存在——继续书写历史,但至少卢卡斯为传奇系列写就一个有力的开头,使我们对一段充满勇气、速度、情谊的冒险念念不忘。那就是我们自己年少时最想沉浸其中的故事。

著 者:[美]克里斯·泰勒

译 者:任超 开罗

书 号:978-7-5596-2575-5

出 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尺 寸:155毫米×240毫米

版 次:2018年12月第1版

定 价:128.00元

正文语种:中文

本书还像电影一样,有许多生动的人物出场——但每一位都是真人!害羞低调的“宅男”乔治·卢卡斯其实从小就有超群的商业头脑,甚至自建“鬼屋”赚同学的钱?弗朗西斯·科波拉曾想建立一个“绝地教”?格蕾丝·凯利居然是《星球大战》得到投资的关键人物?詹姆斯·卡梅隆何时下决心入行拍电影?美国人民为何向白宫请愿造“死星”?被卢卡斯封为“绝地武士”的奥巴马,居然是个伪影迷?一出商业与艺术交织的传奇,就此上演。

关 于 身 边 的 一 切

  • 三边(微信号:three2016)由叁边工作室创立,致力于生活方式内容的原创及分享。无论是行走路上,还是享受美味,或情感故事,我们希望通过三边,让你迈向更好的生活。合作或投稿,请邮件 [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 novling

分享本文并留言告诉我们,

写下一个你喜欢星球大战的原因,

我们将选2位朋友送出译本

《星球大战如何征服全宇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