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指出,儘管中國人仍是美國住宅最大的外國買家,但他們購買的房屋總值同比跌幅也最高。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人連續7年成爲美國住宅市場的最大外國買家,本報告期內買入了總價值134億美元的住宅。

原標題:中國人赴美購房驟降56%,仍連續7年“衛冕”最大買家

[文/觀察者網 谷智軒]

當地時間7月17日,美國貿易組織“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發佈有關外國人在美國住宅房地產活動的年度報告,報告期爲去年4月至今年3月。

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人連續7年成爲美國住宅市場的最大外國買家,本報告期內買入了總價值134億美元的住宅。不過,這一數字同比驟降56%,規模“腰斬”。

對此,中文海外房源門戶網站“居外網”的首席執行官羅雪欣(Carrie Law)指出,是“特朗普效應”削弱了中國買家的需求。

總地來說,所有外國買家購入的住房總值也出現36%的同比跌幅,從1210億美元降至779億美元。至於可能的原因,該協會稱是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待售房屋庫存低等因素。

“下跌的幅度相當驚人,這意味着投資者對在美國擁有房產的信心下降。” NAR首席經濟學家勞倫斯•雲(Lawrence Yun)表示。

“特朗普效應”削弱中國買家需求

前5大買家中,排在中國之後的爲加拿大,買入的住宅總值爲80億美元,接着是印度(69億美元)、英國(38億美元)以及墨西哥(23億美元)。

在購買的房屋數量上,加拿大人與中國人持平,均爲19900套左右,但中國買家置辦的房屋均價超過67萬美元,高於加拿大買家的40萬美元。英國人購入住宅的均價最高,接近74萬美元。

從買家類型來看,新近移民和在美國工作、學習或因其他原因生活在美國的外國人(B類),佔購買總值的57%,剩餘的部分則由生活在美國海外的外國人(A類)購入。

報告稱,絕大多數加拿大、英國買家屬於A類,中國、印度和墨西哥買家則主要屬於B類。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指出,儘管中國人仍是美國住宅最大的外國買家,但他們購買的房屋總值同比跌幅也最高。

今年第一季度,在“居外網”上,中國買家對美國房產的詢價較上年同期大降27.5%。在過去五個季度中,有四個季度的調查結果有所下降。

該網站首席執行官羅雪欣表示,“我們稱這種現象爲‘特朗普效應’,包含特朗普的對華政策、對簽證發放的限制以及關稅等因素。這種效應削弱了中國人對美國房地產需求的一些主要驅動力,包括爲在美國學習的學生買房,以及美國作爲投資目的地的聲譽。”

不少房地產經紀人指出,過去幾年美國房價大幅上漲、待售現房短缺,但外國買家長期以來一直是新建住宅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在上述熱門目的地也有大量可供出售的新樓盤。

對於美國住宅在外國人中遇冷,報道則分析稱,這可能只是因爲外國人不再把美國房地產市場視爲最有利可圖的投資。眼下,房屋價值的漲幅已經低於一年前,在一些主要市場甚至還在下跌。

中國人最偏愛加州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尤其偏愛加利福尼亞州,有34%的買家選擇在該州置業,而排第二的新澤西州只佔比8%。

CNBC報道稱,南加州向來特別受中國父母青睞,他們希望把子女送到那裏的大學就讀。

觀察者網查詢《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最新榜單發現,美國排名前50和前100的大學中,加利福尼亞州分別佔到了10所、14所,均居所有州之首,其中不乏斯坦福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世界名校。

總體上看,佛羅里達州爲最熱門目的地,是42%的加拿大買家的選擇,英國(35%)、印度(14%)的買家同樣最偏好該州。

“許多加拿大人和其他外國人認爲佛羅里達非常誘人,因爲那裏的稅法很寬鬆,” 勞倫斯•雲說,“相對而言,佛羅里達州許多都會區有着較爲便宜的房產,這使得該州成爲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目的地。”

墨西哥買家中,最多人在得克薩斯州買房,佔比達2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