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警還介紹,李某除創辦“深圳前海微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從事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公司外,還向全國拓展業務,與孫某等人進行合作,雙方在安徽合肥、阜陽兩地共同創建“皮包”公司,招募員工120餘人,對開發的販賣公民個人信息平臺進行重新包裝。民警發現,“淘今雲”平臺系“前海(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一款專門用於販賣公民信息的網站平臺,只要在平臺上註冊充值,任何人任何時間都可以付費在該平臺的流量大廳內提取包括公民姓名、手機號、年齡等個人信息,且該平臺註冊充值、維護管理人員均具有一定規模。

原標題:販賣個人信息的黑色生意:團伙開公司搞研發賣信息,涉案過億

通過企業化運營,在兩年內,一個犯罪團伙將販賣公民個人信息這門黑色生意做到了過億的規模。

他們有技術研發部門,騙取公民註冊信息,並流轉至網絡售賣平臺;有推廣和銷售部門負責吸引買家,只要在銷售平臺上註冊充值,便可購買大量公民個人信息。

7月1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浙江溫州市蒼南縣公安局獲悉,在蒼南警方摧平臺、斷鏈條式的打擊下,這起涉及廣東深圳、安徽合肥、浙江溫州等地,涉案金額超過1億的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成功告破。

截至7月18日,蒼南警方共抓獲該案李某、林某、孫某等犯罪嫌疑人45名,均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網絡平臺售賣個人信息,“每條賣5.5元”

今年3月,蒼南警方網安部門發現一條線索:一男子有通過網絡購買公民個人信息並用於網絡放貸的行爲。

經調查,該男子爲吳某,25歲,蒼南人。3月7日晚上,民警在吳某住處將其抓獲,現場查獲吳某的作案電腦及手機等。經調查,吳某爲推銷其貸款業務,在半年的時間內,通過“淘今雲”平臺大肆購買公民個人信息,數量多達9000餘條。

“在‘淘今雲’上註冊充值後,就可以以每條5.5元的價格購買個人信息。”吳某稱,他成立了一家借貸公司,購買公民個人信息是爲了提高放貸的成功率。

民警發現,“淘今雲”平臺系“前海(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一款專門用於販賣公民信息的網站平臺,只要在平臺上註冊充值,任何人任何時間都可以付費在該平臺的流量大廳內提取包括公民姓名、手機號、年齡等個人信息,且該平臺註冊充值、維護管理人員均具有一定規模。

以“淘今雲”爲核心的犯罪團伙逐漸浮出水面。令民警喫驚的是,該犯罪團伙採取“企業化”運作,內部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員工人數近300人。

鑑於案情重大,溫州、蒼南兩級公安機關網安部門迅速成立專案組,在螞蟻金服專案團隊的支持下,全力開展案件偵破工作,分析梳理大量數據,遠赴廣東深圳、安徽合肥和阜陽等地排摸。

經縝密偵查,專案組摸清該犯罪團伙以福建安溪人李某、安徽阜陽人孫某、福建泉州人林某爲首,通過成立公司,開展技術研發、產品推廣等,非法收集、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牟取暴利。

企業化運作,從騙取信息到推廣銷售鏈條完整

經過數月偵查,抓捕收網時機日益成熟。

2019年5月10日,由120餘名警力組成的抓捕組分兵六路,按照既定計劃,到達廣東深圳市、安徽合肥市、阜陽市、浙江溫州市等地各窩點,在當地警方的大力支持下實施抓捕。

統一行動共抓獲犯罪嫌疑人43名,扣押作案電腦、手機等共181臺,銀行卡50張,凍結涉案資金260餘萬元,還繳獲了4個涉案平臺的數據,裏面包含公民姓名、手機號等各類公民個人信息2000餘萬組。

參與行動的民警告訴澎湃新聞,行動查獲的公民個人信息大部分屬於有貸款需求的人,如果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這些信息進行精準詐騙、套路貸等犯罪活動,受害人將損失慘重。

經查,26歲的犯罪嫌疑人李某同林某等人商議後於2017年5月創立“深圳前海微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並招募員工150餘人。公司設立技術部、渠道部、商務部等部門,各部門分工明確,形成了技術研發、產品推廣、信息收集、銷售、售後服務等公民個人信息流轉、售賣的黑色產業全鏈條。

其中的技術部門由林某負責,共有50餘人,除負責開發各類虛假貸款鏈接軟件外,還開發用於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淘今雲”等網站平臺十餘個。

“渠道部”則負責尋找合作的“貸款超市”,通過網絡投放虛假的貸款廣告,在受害人填寫個人資料申請貸款過程中非法獲取他們的公民個人信息,並將信息流轉到“淘今雲”等平臺;對外推廣,吸引買家註冊購買的任務則由“商務部”來完成,他們負責在微信羣、百度貼吧等網絡平臺投放廣告,吸引下游買家在“淘今雲”等平臺上註冊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公司各部門則按照業績提成,層層牟取鉅額利潤,總涉案金額超過1億元。

辦案民警稱,在平臺上註冊的下游買家來自全國各地,他們幾乎都是從事貸款相關行業,並以註冊會員消耗積分形式向李某等人購買公民個人信息,“一組包含公民姓名、手機號碼等的個人信息售價4至8元不等。”

民警還介紹,李某除創辦“深圳前海微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從事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公司外,還向全國拓展業務,與孫某等人進行合作,雙方在安徽合肥、阜陽兩地共同創建“皮包”公司,招募員工120餘人,對開發的販賣公民個人信息平臺進行重新包裝。

截至7月18日,蒼南警方共抓獲該案李某、林某、孫某等犯罪嫌疑人45名,目前均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