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营养学会都建议6月龄以内的宝宝应该纯母乳喂养,而妈妈的营养状况是泌乳的基础,这就需要哺乳期的妈妈一定要注意饮食均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婴儿的健康发育。

其实,妈妈所需的营养除了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更要满足自身的健康需求。有这么两种营养素,在怀孕时准妈妈大部分比较重视,能够及时补充。但到了哺乳期,80%以上的妈妈都没有补,严重影响到妈妈的身体健康。

那么这两种营养素究竟是“何方神圣”?如果缺乏又对哺乳期的妈妈产生怎样的危害呢?

1、钙:

母乳中钙含量很高,足以满足宝宝对钙的需求。母乳中的钙来自妈妈的饮食,为了满足婴儿及自身钙的需求,哺乳期妈妈饮食中就要注意摄入富含钙的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哺乳期每天需要摄入的钙为1000mg。

钙的最好食物来源是奶及奶制品,100g纯牛奶中含钙量为100~105mg左右,建议产后哺乳期内每天饮奶量达到500ml,但是妈妈最好不要一次喝完,分2次或多次喝,以增加钙的吸收率。

除此之外,豆腐、小香干、绿叶菜、芝麻酱、部分海鱼、海虾等都是含钙高手。

如果妈妈饮食中钙的摄入量每天不足1000mg,血钙浓度降低,就会动用身体中骨骼的钙,以满足婴儿对钙的需求,但对妈妈来说,可能会造成血钙浓度降低、骨质疏松,腰酸背痛等。

因此饮食中钙的摄入量达不到时,哺乳期妈妈可以选择钙的补充剂钙片来补充摄入钙质的不足。

2、维生素D:

维生素D被称为“阳光维生素”,主要是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的吸收、以及骨组织钙化。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癌症等。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深海鱼肝脏、奶油、蛋黄、瘦肉、牛奶等,但除了深海鱼肝脏,其他食物来源含维生素D的量都极少。按照我国的饮食习惯,我们根本不可能从饮食中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

其实我们人体获取维生素D主要是通过晒太阳,但现在的大多数人穿着防晒衣、带着防晒帽、打着太阳伞等各种各样防晒措施,太阳不直接照射皮肤,是不能合成维生素D的,而隔着玻璃,穿着厚衣服晒太阳又没有什么效果。

在我国,几乎所有人都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尤其哺乳期的妈妈需要的钙质多,因此哺乳期特别是坐月子的妈妈是维生素D缺乏的重要人群。

建议哺乳期的妈妈通过直接补充维生素D(一般补充活性较强的维生素D3)补充剂来满足哺乳期对维生素D(每天400IU)的需求。

各位哺乳期的妈妈,你注意到要补充这两种营养素了吗?你是怎样补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