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极为重视“名”与“字”,特别是古代士人,不仅以此对儿孙寄予深厚期许,并往往以此寄托整个家族的志向。譬如汉灵帝时的司空袁逢,身为朝廷重臣,却给儿子袁术取字“公路”,其中就隐藏有巨大野心。东汉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着“代汉者,当涂高”的神秘预言。涂即途也,“当涂高”与“公路”都可以被理解为“大路”的意思。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世受皇恩,竟然早有了代汉自立的志向,这实在让人细极思恐。

另有一汉末枭雄孙坚,他的四个嫡子分别是: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孙翊字叔弼,孙匡字季佐。符策,权谋,翊弼,匡佐,一看就都是玩政治的呀!

至于,刘备,他给年长的养子起名叫“封”,给年幼的嫡子起名叫“禅”,合起来就是“封禅”。看来刘备的志向着实深远,不仅要做皇帝,还要封禅泰山,做媲美秦皇汉武的伟大皇帝!

还有荆州刘表,他的两个儿子,虽然被曹操讥讽说:“刘景升儿子若豚犬尔!”但刘表自己当然不这么认为,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刘琦,一个叫刘琮,琦琮,皆美玉也。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可见刘表对二子之期许。益州刘璋的两个儿子,则一个叫刘循,一个叫刘阐。循者,遵循也;阐者,开辟也;合在一起的就是继承发扬,意思也挺不错的。

袁氏与孙刘给儿子取的名字都如此含义深远,可曹魏这边的人就取的太性情了——曹操,曹仁,曹真,曹爽,将名字连起来读,简直让人捂脸狂奔!

但建安十年曹操写的一首诗,让这名字背后的隐情更加恐怖。

那是在建安十年冬,曹操平定冀州后,又再接再厉去西征并州。为节省时间,曹操命大军舍弃大路,而取道羊肠坂,翻越太行山,时值寒冬,车轮常损,红旗半垂,铁甲如冰,河水深冻,桥梁断绝,军士们只能一路开山修桥,猎取野兽,拾柴砸冰,烧水做饭;端的是辛苦无比。

图:太行古道羊肠坂

曹操看着这漫天大雪覆盖着渺无人烟的巍巍太行,一股苍凉辛酸的情绪郁积心头,忍不住作诗一首,以纪念太行山上的这段难忘岁月: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这一篇,就是中国军旅诗篇开山之作《苦寒行》了,这首诗不仅表现了曹操征途艰难,而且还隐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这句诗的第四句:“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太行山上这头可怜的熊,碰上又冷又饿的曹军,其下场可想而知,有学者考证它不止是被吃了,且在死前应该还经历了更加惨烈的事情。曹操的第四个儿子叫曹熊,曹操曹熊曹真曹爽连起来,简直让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