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ofo还活着。

  

  图片qicycling

  但几乎没有人还能对这家陷入泥潭的公司抱有乐观情绪。过去数月,卖身、融资、借款的真假消息层出不穷,海外业务回撤、诉讼、押金难退等负面消息缠身,ofo方面虽然试图力挽狂澜,但还是无力扭转急速下跌的口碑。

  ofo这样糟糕的时刻还将在可期的未来中延续下去。“救世主”的席位依旧空缺着。其背后的潜在金主,滴滴与蚂蚁金服均未在价格等问题上与管理层达成一致。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即便戴威的心理预期不断降低,但还是挡不住资本市场下降得愈加猛烈的报价。

  有媒体爆料称,在摩拜以27亿美元卖身后,戴威的报价就已经从40亿美金左右下调到25亿美金了;不过随后,资方反馈的态度,让可能的成交价迅速降到20亿美元以下的区间,“7月之后市场上还说20亿美金以上的传闻,都是假的”。

  多位投资界人士透露,如今,资本市场对ofo的估值已经在10亿美元,甚至更低。不仅如此,作为最有可能的潜在收购方,诚意已经不足的滴滴极有可能仍在伺机“抄底”,继续对报价进一步压低。这无疑会让ofo的日子愈加艰难。

  在此之前,有媒体援引共享单车行业内人士称,ofo涉及的收购谈判已经接近尾声,与此前消息不同的是,本次被曝出滴滴将与蚂蚁金服联合出资收购ofo,作价14亿美元,同时双方还承诺将承担ofo2亿美元的债务。该人士进一步透露,目前滴滴和蚂蚁金服已经与ofo签署了框架协议,但这个消息被ofo否认了。

  时间线再往前拉一点,就已经有消息显示滴滴和ofo正在就谈判价格展开拉锯战,滴滴对ofo的预期收购价格只有美团收购的一般,金额在15亿美金左右。同时,滴滴在不断降价,每谈一次价格就要折损一次。

  此前,ofo已经进行了多轮裁员,而不断尝试的商业化也为其带来了一些额外收入;但若想倚靠这些摆脱危机,仍是杯水车薪。在这场拉锯战中,几乎所有人都在企盼戴威低头。

  不过,没有人知道这一天何时会到来;至少现在,曙光仍未降临在ofo身上。

  原文来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