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鼻猴寶寶將於國慶期間正式亮相。(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央廣網廣州9月28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官文清)經過20年的努力和準備,去年9月,印尼國寶大鼻猴首次引進中國,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安家。在引進一週年之際傳出喜訊:中國第一隻珍稀大鼻猴寶寶9月2日在長隆誕生,這個國慶,這對外形反差萌的珍貴大鼻猴母子將與廣大遊客見面。加上今年長隆新生的華南熊貓“子二代”母子、珍稀黑葉猴龍鳳胎等全球國寶動物薈萃,長隆以不斷創造生命奇蹟受到世界矚目。

中國第一隻大鼻猴寶寶日前在長隆誕生。(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國內第一次成功引進大鼻猴又稱長鼻猴,是東南亞加里曼丹島(俗稱“婆羅洲”)的特有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0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爲了引進印尼國寶級動物大鼻猴,長隆籌備了20年,先後派出5批次經驗豐富的管理層、飼養員以及獸醫團隊到當地學習,並於2017年9月成功引進了國內首批大鼻猴。去年長隆引進的大鼻猴分爲兩個家庭,其中Nakula今年將近11歲,正直青壯年的他不僅有標誌性的大鼻子,是個名副其實的壯丁。而今年8歲的Pety體形修長、性格溫順,兩夫妻感情很好。據長隆動物保育專家介紹,今年2月的例行血液檢測到Pety的指標稍有異常,在周例會上,管理小組分析得出兩個猜測,要麼是生病了,要麼是懷孕了。3月的血液檢查特意增加了孕激素檢查,結果發現Pety的孕激素比其他雌性高很多,結合其他體檢指標,懷孕的幾率因此又提高了很多。大鼻猴來到廣州生活短短時間就開枝散葉,既是對長隆團隊的最好回報,同時也意味着將面臨全新的挑戰,一切關於大鼻猴懷孕和育幼的知識,只有印尼專家的經驗分享和寥寥無幾的書面資料。 管理小組爲Pety制定了詳細的預產方案,還特意把兩位資深的育幼飼養員調進大鼻猴小組,增強了底氣。值得一提的是,爲了進一步確認是否懷孕,無法用麻醉的方式進行檢查,更不能讓動物受到半點驚擾,只能通過行爲訓練,讓動物自覺自願地配合“產檢”。保育專家開始對Pety進行“目標棒+口哨正強化”的行爲訓練,經過一個多月的耐心和努力,終於得到Pety的信任,首次實現動物配合接受安全的產檢,並通過B超確認懷孕和預產期,這對於全面監護有非常重要的突破性意義。終於在9月2日晚上,Pety順利誕下一名小公主,母女平安,這是第一隻在中國誕生的珍稀大鼻猴寶寶!

國內去年首次成功引進大鼻猴。(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系我國第一隻大鼻猴寶寶新生大鼻猴寶寶形態與成年大不相同,幼仔全身的被毛均爲黑色,十分稀疏,據悉半年以後才逐步爲赭黃色的體毛所替代,變化過程恰好跟黑葉猴相反。Pety產後管理小組更是24小時密切監護,小仔什麼時候喫奶、喫了多久、每天喫奶次數等等,都記下了詳盡的資料。產後第2天,可能Pety還沒有習慣寶寶吸乳,加上沒休息好有些煩躁,出現了不讓寶寶吸乳的情況。大家一方面在哺乳時候輕輕地安撫她,能保持一段時間不動讓寶寶喫飽;另一方面也加裝了監控,儘量不打擾Pety母女休息。好在Pety很快就從產後的疲倦恢復過來。管理小組增加了高質量的樹葉供給,並且加餵了益母草和催奶寶以保證奶水充足。Pety雖然是新手媽媽,但原來大大咧咧的性格在有了寶寶後也謹慎了許多,小心翼翼地扶着寶寶上下,還不時給寶寶理毛,甚至把寶寶抱到胸前親親。很多時候,寶寶吸着乳頭就睡着了,累壞了的Pety趁機打個盹兒,同時也不忘緊緊抓着寶寶的尾巴。

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內的大鼻猴。(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小寶寶活潑調皮,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喫飽了或睡醒了,最喜歡的就是從媽媽的肚皮探出頭來看看周圍的世界。出生才第三天,看到媽媽喫樹葉,就也要伸手去抓樹葉、伸舌頭舔舔;第六天時,就能不用媽媽抱,自己趴着睡好長一段時間了,Pety除了趁機伸展或喝口水,大多數時間還是坐在寶寶身邊,充滿愛意地幫寶寶理毛;十二天大時,寶寶已經長出了六顆小門牙,開始好奇媽媽嘴裏的食物,也想抓過來試試好不好喫。管理小組也第一次給寶寶稱了體重:680克。現在,二十多天大的寶寶已經開始搖搖晃晃地到處探索了。長隆一直致力全球珍稀野生動物的大種羣展示、異地保護、繁育和科普,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動物繁育奇蹟。不同珍稀物種在長隆不斷繁衍、壯大,既爲異地保護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同時也是對長隆硬件設備和軟件技術的最有力肯定。Pety產後仍然對飼養員非常信任,因此保育專家每天都可以近距離地觀察母女倆,包括爲寶寶測體溫、摸摸肚子看有沒有喫飽。在Pety全程很平靜地配合之下,管理小組能夠細緻入微地監測Pety和寶寶的身體變化,爲飼養、醫療體檢等全面監護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途徑,同時動物也能夠獲得更好的照顧,在長隆更加健康、快樂地生活、繁衍。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