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我獨俊原創圖文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位於隨縣吳山鎮山豐村的鐵山,因其每年深秋層林盡染的紅葉而聞名於世,人們對鐵山的認識可能僅僅只限於它周邊的紅葉,而對於鐵山周圍其他的故事卻鮮有人知曉。

9月11日,隨州文明網、領秀隨州微信公衆號《發現》欄目組走進鐵山,圍繞鐵山進行了一次探訪。

探尋馬家寨

馬家寨,位於鐵山,整個寨子建造在鐵山的兩座山峯上,總面積約三四百畝。

據當地老人介紹,馬家寨始建於清朝年間,當時的寨牆全部是用就地取材的石塊雕鑿而成,這些方塊石磚長和寬大約在60公分和30公分左右,每塊石磚重達200餘公斤。

馬家寨以前並不叫“馬家寨,”上世紀三十年代,日軍侵華,鐵山腳下馬家灣有一個名叫馬振坤的保長,爲了保馬家灣百姓平安,讓這裏的百姓不受日本鬼子的殘暴危害,馬振坤號召所有馬家灣的百姓上山,對已經開始垮塌的馬家寨進行重新整修加固,同時在山上架了多門土炮,如果遇到日本人或者土匪前來攻打馬家寨,直接就用土炮轟打。

因爲馬家寨易守難攻,雖然日本人和後來的土匪多次進攻馬家寨,一次都沒有成功。爲了紀念這座山寨保護馬家人得功績,後來大家便把這座寨子更名“馬家寨”並一直傳承至今。

因爲鐵山之上懸崖較多,因此,這些寨牆基本上都建造在容易通過的地方,牆高三到四米不等,如稍平坦的地方,容易攀爬的夾溝裏等等,如果是平坦的地方,寨牆一般是依山勢而建,在寨牆裏面墊上土層,方便寨內人行走和迎戰。

整個寨子共建有東西南北四座寨門,目前僅有西門存在,但也已經垮塌,其它三門已經消失在歲月之中了。

1957年,山下一個地方修建攔河壩,因爲當時建築材料奇缺,因此,當地村民便到鐵山之上,將馬家寨的寨牆拆除,拆下來的方塊石磚全部運到山下建大壩。目前,在山上所能見到的寨牆都是當年沒有拆除完剩下來的。

走近巖封寺

除了本地老人,到過巖封寺的人估計少之又少,就是年年去鐵山觀賞紅葉的人,每一次從巖封寺頂經過,卻不知道這座巖封寺在什麼地方。

巖封寺地處一個非常隱祕的地方,位於鐵山兩座主峯的正背面一個叫“母獅頭”的正下方,與兩峯交界處的小路垂直距離大約在10米左右。

去巖封寺需從馬家寨左側的山衝逆行而上,大約要走兩公里左右,通往巖封寺本來有一條小路,但因爲長期無人走,這條小路已經淹沒在雜草和樹林之中了。

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傳說中的巖封寺。據當地老人介紹,這座寺廟始建於四百年前,當年有一名遊方和尚在鐵山發現了這塊凸出的呈“7”字形的大岩石,覺得這個地方是建寺廟理想的地方:上有純天然的“石頂”,背靠險峻的大山,前有幾十平方米的平地,其左邊離這裏約20米的斜坡上有一個長十餘米,寬兩到三米,能容納三十餘人的石崖,右邊離這裏約20米的坡坎上有一個可容納二三十人的天然石洞,同時,附近還有一個天然泉眼,有着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這名和尚決定在此建一座寺廟。

他們將“7”字形的大岩石向裏面鑿了一些,供奉上各種佛像,然後在頂部約三米的地方鑿了一條橫溝,防止雨水淋溼佛像,爲解決喫水問題,他們從寺的右方那個泉眼處,沿巖壁鑿了一道溝槽,方便將泉水直接引入到廚房。

如此同時,寺廟的和尚們還在山下取土做磚,用來擴大寺廟的面積和給兩邊的石洞砌上牆,給和尚住宿和方便前來燒香拜佛的香客遮風避雨。

巖封寺的和尚基本上是自給自足,他們在山下開墾了約5畝耕地,並建有稻場、石碾子等一應設施。巖封寺一直香火極盛,解放後,寺裏的和尚紛紛離開寺廟,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這裏成爲“破四舊”的對象,巖封寺被“革命的小闖將”們毀於一旦。

鐵山蟠桃石

在鐵山頂有一個像桃子一樣的圓圓的大石頭,人們叫它仙桃石。據說這塊仙桃石與孫悟空有關。

話說當年孫悟空大鬧天宮,被玉皇大帝派遣去管理蟠桃園,時逢那年王母娘娘開壽宴,吩咐仙女們去蟠桃園採摘仙桃,仙女們怎麼也找不到那隻萬年仙桃,回去稟報王母娘娘,玉皇大帝派太白金星前去調查,太白金星領旨前往蟠桃園,得知那隻仙桃已經掉落凡間,隨即便騰雲駕霧來到鐵山查看那隻仙桃,由於鐵山上到處都是紅葉樹,紅桃子落在紅葉樹叢中,太白金星從空中一看,鐵山周圍方圓幾百裏的山上都是層林盡染,萬山紅遍,哪裏見得到那隻仙桃的影子呢?

太白金星在鐵山周圍轉了幾天都沒找到那隻仙桃,只得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如實稟報,玉皇大帝聽罷,氣得用手把桌子一拍,說道:

“找不回那隻仙桃,那就讓它在那鐵山上變成石頭吧!”

誰知太白金星聽錯了,他以爲玉皇大帝叫把那隻仙桃變成只“石桃”,於是,太白金星當即下界,來到鐵山,對着山上念道:

“聖旨到,仙桃聽令,因玉皇大帝多次派人找尋不見其蹤,今特封你就地變爲石桃,永遠不得再回天庭!”

從此以後,那隻從天宮蟠桃園掉下來的仙桃就變成了一隻石桃,現在還在鐵山上呢!(本段由王光賦供稿)

神祕穀倉石

在鐵山南部,與鐵山相距約1公里的地方,有一座與鐵山並駕齊驅的山頭,這座山頭就是傳說中的“穀倉石”。

關於穀倉石,當地流傳着這麼一個傳說:

過去的時候,在鐵山腳下住着一個農戶,家裏非常貧窮,這家的主人靠上山砍柴維持全家的生活,即便如此,仍然是喫了上頓沒有下頓。

有一天,這個農民砍了一擔柴,實在是太累,就依靠在山頂一塊巨石下面休息,迷迷糊糊中,他突然聽到身後的石頭髮出響聲,他睜開眼睛,轉身一看,發現他背靠的那塊巨石下面突然裂開了一個洞口,通過洞口,他發現裏面有些許的穀物,他大喜過望,便把裏面的穀物用手捧出來,裝在衣兜裏,然後下山。

回到家裏,他將這些從山上帶回來的穀物碾成米,沒想到這些米剛好夠他們全家喫一天,第二天,他在次來到山石下,發現洞口再次裂開,洞裏面又出現和昨天一樣多的穀物,他再一次將這些穀物用衣兜包好下山。

從那以後,這位農民上山不再砍柴,而是去拿穀物。時間久了,左鄰右舍突然發現他們家既沒有耕地,也沒有砍柴,卻不愁喫的,便向他打聽。開始的時候,他支支吾吾的一直不願說出實情。

後來當地一名貪得無厭的大地主找到他,使用各種手段進行威逼利誘,這位老實的農民是在受不了大地主的威逼,不得不說出了實情。那名大地主一聽有此等好事,迫不及待地帶着家丁僕人到山上去取穀物,沒想到那洞裏只有那麼一點點,根本滿足不了大地主的慾望,大地主命手下將洞口擴大,以獲取更多的穀物,正在他們開始鑿洞口的時候,石洞突然關閉,從那以後,再也沒有穀物出來了。

雷劈斷崖石

在鐵山附近,有一個名叫“斷崖石”的地方,這個斷崖石奇大無比,在這塊巨石的中間,有一條長七米有餘,寬3—4米,深達30餘米的石縫,這條石縫將整座石頭一分爲二,這就是斷崖石了。

關於斷崖石,當地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過去有一對夫妻住在山上,每次下山,都要經過這座巨石。到年過半百那年重陽節的時候,當地遭遇乾旱,山上已經沒有可以果腹之物,爲了不至於在山上餓死,夫婦二人結伴下山。

當他們再次來到這座石頭上時,商量着在石頭上休息一會兒,剛坐下不久,一會還萬里無雲的天氣突然烏雲密佈,只見一道閃電直接從天空中劈向這對夫婦所坐的這塊巨石,隨着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過後,這隻見塊巨石已經被這個炸雷劈成兩半。

這對夫妻並沒有被雷擊中,只是被震暈了掉進被雷擊的石縫底部,僥倖活下來的夫婦醒來的時候,發現他們雙雙躺在裂縫裏,妻子被摔成重傷,抬頭看看天,再看看對方,夫婦倆不由得抱頭痛哭——在如同刀砍斧劈深不可測的絕壁縫裏,他們知道想要逃生幾乎是不可能的,何況丈夫也不忍心將重傷的妻子一人留在這裏。

沒過多久,妻子就眼見得不行了,彌留之際,妻子對丈夫說,我們掉下來那天正好是重陽節,我死後會化作一株映山紅,每年的重陽節盛開,如果你能出去,每年的重陽節記得來看我。

妻子死後,丈夫含淚將她的屍體埋葬在裂縫底裏,埋葬完妻子後,丈夫就開始尋找出路,最後在他的努力下,終於爬了出來。第二年重陽節的時候,他依照妻子臨死前的囑託,到這塊巨石的下面來看她,當他走近巨石的時候,果然發現有一株映山紅花開正旺。

從那以後,丈夫每年的重陽節就來這裏祭奠自己的亡妻,而這株映山紅每年重陽節前後就會準時開放,被當地人傳爲一段佳話。

據當地人介紹,一直到現在,這株映山紅總是反季節開放,而且時間就在重陽節這幾天,前後相差不超過三天。

神奇獅朝鳳

在離鐵山約兩三公里的地方,有一塊在這裏難得一見的平畈,平畈靠西邊有一座山如同鳳凰的山,名叫獅朝鳳,據說周邊共有九座形同獅子的山脈(巨石)都面向這座山。這九個獅子頭分別在鐵山、李家溝、青磚灣(音)、中間灣和布袋溝等地方。

傳說在遠古的時候,一隻美麗的鳳凰飛到鐵山腳下,發現這裏山水相間、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它便收攏翅膀,停下腳步,渴飲鐵山清泉水,飢食鐵山百樣果,感覺到在這裏衣食無憂,快樂無比,不知不覺間,這隻鳳凰有點得意忘形,開始在河邊的空地上翩翩起舞起來。

恰在此時,有九頭獅子從此路過,它們被這隻美麗鳳凰的舞姿所吸引,不由得駐足觀看,但因爲來的獅子太多,總會有被擋住看不見鳳凰舞姿的,爲了能看到鳳凰優美的舞姿,這九頭獅子只好散開成一個圓圈,緊緊把鳳凰圍在中間。

看到有這麼多獅子欣賞自己的舞姿,鳳凰跳的越發起勁,爲了在衆獅子展現自己最優美的一面,這隻鳳凰忘了喫、忘了喝,一直跳、跳、跳,跳的精疲力竭,最後倒在了地上,再也沒有起來。

看見鳳凰倒在地上,這九頭獅子以爲鳳凰在休息,他們不忍打攪鳳凰,就坐在原地等啊等,直到最後,這隻鳳凰和九頭獅子都化作了大山和巨石。

深黑驢子蛋

在穀倉石山下一個小衝裏,有兩塊高五米,直徑四米、形同驢子蛋的黑色石頭並排在一起。當地人稱之爲“黑驢子蛋”。據說這對黑驢子蛋與八仙中的張果老有關。

當年,張果老騎着自己的那頭驢仙遊天下,優哉遊哉好不快樂,可是有一件事讓張果老非常糾結,那就是他胯下的這頭驢子有時候有點不聽使喚,尤其是遇到母驢的時候。

爲這件事張果老非常苦惱,把它宰了吧,這頭驢跟着他好多年了,雙方之間已經有了感情,如果爲這點事把它給宰了,實在是於心不忍,再就是把驢宰了,自己沒有了腳力怎麼辦?如果留在身邊,這頭犟驢有時的行爲讓張果老又氣又恨。

有一次,張果老騎着這頭犟驢路過鐵山的時候,這頭犟驢發現鐵山腳下有一頭正在發情的母驢,它說什麼也不願意走了,而此時,張果老要去和其它七仙相聚然後辦一件大事,時間緊急,容不得他在此逗留。

正在張果老左右爲難的時候,一名路人告訴張果老,要如此這般這頭驢才能聽話。張果老聽了這個路人的話後,就來到路邊一農戶家中,這家農戶的主人是個劁豬佬,聽說要他劁驢子,他感到有點爲難,畢竟從來沒有試過,但又耐不住張果老的好言相求,便拿着劁豬刀去閹割驢子。

沒想到他剛割開一條口子,那頭犟驢喫痛,狠命踢了劁豬佬一腳,然後飛奔而去,走到穀倉石山腳的時候,那對驢蛋便掉了下來。

從那以後,這頭犟驢開始變得溫馴了。

孕婦鎮惡獅

在通往鐵山、距離鐵山約三四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形似獅子頭的山嘴子,在這座山嘴子的正上方,有一座墳塋,據說這座墳塋裏面埋葬的是一個孕婦,用來鎮這頭獅子的。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這頭長期靜臥在這裏的這頭獅子突然發起飆來,隔三差五危害周邊百姓,一些膽小的百姓幾乎不敢出門,即或是膽子大的,也不敢單獨行走,總是結伴而行。

有一天,一位風水先生路過此地,當聽說情況後,,便圍着這隻獅子頭轉了幾圈,然後告訴當地百姓,他有辦法制服這頭桀驁不馴的獅子。

聽說這位風水先生有辦法,附近鄉鄰喜出望外,忙向這名風水先生打聽相關事宜。風水先生告訴大家,這頭獅子出行之前,口中必有鮮血流出,在鮮血剛剛流出獅子的口,還沒有流淌到地面的時候,搶抓時機,在獅子頭部上方正中間挖一墓坑,然後在墓坑裏活埋一個正在坐月子的孕婦,這樣既可消災。

大家聽了,覺得這種方法太殘忍了,爲了制服一頭獅子而去犧牲一條人命不值得,大家有些猶豫了。

過了一段時間,這頭獅子的嘴裏果然如風水先生所說,開始沁出一道道血絲來,大家奔走相告,紛紛做好躲避的準備,恰在此時,附近一名孕婦因爲難產而氣絕身亡。到這個時候,大家只有死馬當作活馬醫了,商量孕婦家人,將還有餘溫的難產孕婦屍體抬到獅子頭頂,按照風水先生的方法將這名孕婦埋葬。

埋葬好孕婦後,大家時刻關注獅子口,發現自從將孕婦埋葬在獅子頭頂的時候,這頭獅子再也沒有生亂了。

目前,這座墳塋仍然坐落在獅子頭上,直徑約3米左右,高一米左右。據當地百姓介紹,這座墳已經存在了好多年,從來沒有看見有人來祭奠。 至於這座墳是否與當年的傳說有關,目前還不得而知。

關於山豐村,還有很多故事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挖掘,如劉公寨、神仙洞、老虎洞等,《發現》欄目組將抽時間再一次探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