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居住在經開區老峯鎮輝煌新村的餘妍,帶着小侄女外出遊玩。她說:“我覺得我家後面的新河,過個馬路就可抵達的懷湖河,比許多景區還漂亮呢。”

餘妍在新河水系輝煌新村附近遊玩。

餘妍出生於1994年,是一名土長土長的老峯人。小時候,餘妍的家在老峯鎮新橋村。讀高中時,由於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版圖的擴張,餘妍家的房屋被納入了徵遷範圍。隨後,2014年,餘妍家搬進了輝煌新村的還建房。

餘妍所居住的輝煌新村地處東部新城,沿線輝煌路、皖江大道現在都已經成爲了城市主幹道。但在幾年前,這一片區域還處在“城鄉結合部”範圍。

改變始於2015年。那一年,新河景觀帶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開工,東起港口路,西至龍眠山路,全長六點六公里的新河水系通過生態策略(生境修復、水體淨化)、文化策略、多因子統籌策略等,構建成了景觀生態體系。

整個新河水系範圍內,一段段河道得到疏通、一片片綠植被栽種、一座座景觀橋在河上被架起……多種設計手法的綜合運用,讓新河被打造成了絢麗多彩、樂活低碳的東部門戶,逐步形成溼地植物園區、休閒商業水岸區、市民公園區、自然生態濱水公園區,四個不同風貌特色主題景觀區。

餘妍這樣的市民因此而受益。“那時我每年寒暑假回家都能發現家門口的變化。我眼看着後面的新河水系從一條水溝變成一條河流,河上面還架起了漂亮的白橋。碧桂園那邊幾條之前跟臭水渠似的不知名的野河,現在竟然也搖身一變被打造成了景觀。”餘妍說。

與此同時,2017年4月,投資3億多元“一湖九河”水環境治理工程也開始實施,港口溝、懷湖河、秦泉河、港橋河、泉潭峽等水系因該工程“舊貌換新顏”,目前該工程已基本完工。

“‘一湖九河’中間的許多條河其實都在我們老峯鎮,過去這些河全是淤泥、髒水,河道還特別狹窄,就跟溝渠差不多。沒想到,這些溝渠竟然經過治理大變樣,現在,河道里水流湯湯,河邊上綠樹成蔭,在這散散步,心曠神怡。”餘妍告訴記者。

居住環境的改善不僅限於景觀所帶來的美感。2018年夏天,過去常常出現積澇的輝煌新村,沒有再出現“看海”的現象,東部新城地下污水管網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迎來全面清淤修復,此前的331處地下污水管網的堵點“全線貫通”。餘妍從這些變化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幸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