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 針對陸源污染治理,在永定新河流域,計劃實施水產養殖治理工程,治理養殖面積約3.2萬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實施溼地保護範圍內退養還溼方面,獨流減河流域退漁還溼855畝,青靜黃排水渠劃定溼地範圍內退漁還溼13532畝,子牙新河劃定溼地範圍內退漁還溼1853.5畝,北排水河退養14566畝,清退北大港溼地保護區內的水產養殖4790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實施工廠化養殖尾水治理工程建設方面,今年計劃完成建設16家企業,目前已完成驗收5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針對海域污染治理,積極推動海水池塘和工廠化養殖升級改造,清理整治違規網具和涉漁“三無”船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已確定的溼地保護區範圍內,按照相關政策實行;溼地範圍外,實施入海河道兩側300米範圍內退出養殖行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將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昨日從新區農業農村委獲悉,今年以來新區農業農村委貫徹落實新區渤海綜合治理相關決策部署,積極開展農業污染防治工作,盯緊水產養殖污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農村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等重點環節,解決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突出問題,全力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開展“陸源+海域”綜合污染治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新區大力推進水產養殖污染治理,紮實開展陸源污染治理和海域污染治理,持續擦亮生態漁業的“金字招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針對陸源污染治理,在永定新河流域,新區計劃實施水產養殖治理工程,治理養殖面積約3.2萬畝,預計2020年完成。” 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區還實施入海主要河道兩岸300米範圍內退出養殖行爲,目前已制定工作計劃,計劃於2020年完成。其中,獨流減河流域退出養殖1030畝,青靜黃排水渠退出養殖7500畝,子牙新河退出養殖505畝,北排水河退出養殖4350畝,滄浪渠退出養殖2000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實施溼地保護範圍內退養還溼方面,獨流減河流域退漁還溼855畝,青靜黃排水渠劃定溼地範圍內退漁還溼13532 畝,子牙新河劃定溼地範圍內退漁還溼1853.5畝,北排水河退養14566畝,清退北大港溼地保護區內的水產養殖4790畝。目前,新區正在加速推動實施,計劃於2019年完成。在實施工廠化養殖尾水治理工程建設方面,今年計劃完成建設16家企業,目前已完成驗收5家;2020年完成30家企業尾水治理工程建設,實現養殖生產企業尾水處理全覆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瞭解到,針對海域污染治理,新區積極推動海水池塘和工廠化養殖升級改造,清理整治違規網具和涉漁“三無”船舶。同時,建設放心水產品基地28個,開展“三魚兩藥”“農資打假”專項整治,開展市級產地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快速檢測,確保產地水產品合格率98%以上。此外,實施漁港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完成漁港環境清理整治,編制漁港名錄及非法碼頭清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推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加強污染治理的同時,新區還深入開展生態保護修復,加強海岸帶生態保護,加強海洋生物資源養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中,在海洋捕撈減船方面, 截至今年4月,新區共計減船68艘,覈減功率4557千瓦。在實施增殖放流方面,每年放流海洋類經濟物種不少於4億單位,舉辦增殖放流活動不少於10次。目前,新區已完成放流任務4.2億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一步,新區將推動“退漁還溼”工作開展。已確定的溼地保護區範圍內,按照相關政策實行;溼地範圍外,實施入海河道兩側300米範圍內退出養殖行爲。同時,新區將積極推動工廠化養殖尾水治理工程建設。結合地下水壓採封井工作,推動養殖結構調整。其中,推動廣溫廣鹽品種養殖,實施養殖室內循環水和室外尾水處理循環再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用水量和尾水排放量。此外,新區將加強休漁期間違規網具和涉漁“三無”船舶的清理整治,並加強漁港管理,杜絕港區環境污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瞭解到,今年新區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目前已相繼制定《2019年度濱海新區入海河流水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化肥零增長方案》《2019年度濱海新區入海河流水污染防治攻堅行動農藥零增長方案》《濱海新區2019年種植業面源污染防治方案》,今後將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引導農民用藥行爲,控制農業面源污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農村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是農業污染防治的重要一環。目前,新區已完成茶澱街4個村莊和楊家泊鎮13個村莊的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的預算審覈和評審,並下達項目建設計劃。其餘村莊正在進行項目的規劃設計和預算審覈工作。下一步,在各街鎮完成項目規劃和設計後,新區將第一時間組織各相關部門進行審覈,儘快下達項目計劃。(記者 張廣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責編:李 丹、王浩)\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33450939478886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