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

今天上午,樂亭縣公祭烈士儀式在樂亭縣烈士陵園舉行。縣四大班子領導,其他在職副縣級幹部,烈屬代表,老戰士代表,解放軍和武警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機關黨員幹部代表等百餘人出席活動。

活動期間,大家到瞻仰廳參觀烈士事蹟展覽。從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的李大釗到和平時代因勇救落水少年犧牲的解放軍戰士史志軍,瞻仰廳陳列了爲共和國英勇獻身的樂亭籍英烈。其中趙先有的事蹟佔了較大的篇幅展出。

就電影《英雄兒女》裏,男主角王成的原型,在樂亭人民心中,就是趙先有。但也有一些不同說法。最新的百度百科詞條,明確寫道:著名作家巴金在朝鮮前線戰地採訪時,來到趙先有所在的582團、6連,根據採訪得到的素材,寫成小說《團圓》。後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將小說改編成《英雄兒女》電影。1992年8月,趙先有烈士雕像在他生前所在部隊駐地懷安縣落成。雕像正面巴金題寫“王成式的戰鬥英雄――特等功臣趙先有”。

這裏,選一篇文章,進行一下解讀。同時附上瞻仰廳裏趙先有烈士的部分內容。

巴金筆下的《英雄兒女》特等功臣趙先友

作者:鄧靜農

抗美援朝戰爭中,美軍連遭中朝人民軍隊沉重打擊後,被迫與我停戰談判。談判地點在開城以東的板門店。我師(65軍194師)擔任保衛開城的任務。67高地之敵位於談判會址板門店以南五公里,直接影響到談判。代表團團長李克農問師長趙文進:“你們有把握打下並守住67高地嗎?”師長說:“有把握,堅決完成任務!”師長把攻防67高地的任務交582團,該團二營一部於1952年10月2日向67高地之敵發起攻擊,佔領陣地後,10月3日,按照上級的佈署將陣地交給2營6連堅守,因指導員、副連長首戰受傷被抬下陣地,當天趙先友同志便率領一個加強班,從10月3日到10月5日頑強堅守在67高地上。三晝夜中,敵人以連到營的兵力多次瘋狂的反撲。

戰鬥進行到第三天,67高地上已多次增兵,但這時我軍陣地上只剩下4個人,副指導員趙先友、通信員劉順武、副排長王桂印和戰士李富。當時派去的一個班,因敵炮火封鎖都傷亡在路上。哪天一大早,先是敵軍重型B29轟炸機把重磅炸彈傾瀉在我67高地上,後是敵軍F86戰鬥機,對我守軍用機關炮打,還拋下大批凝固汽油彈。有一架被我守軍擊中,栽到67高地山腳下,敵機爆炸燃燒起來,敵軍的飛行員葬生火海。其它飛機仍在瘋狂地對我守軍掃射和轟炸。爾後敵陸戰第一師部署在中立區邊的數個炮兵羣的上百門大炮,向我小小的67高地發射了數萬發炮彈、炸彈、凝固汽油彈,使整個陣地變成一片火海。67高地堅守防禦戰,在朝鮮戰場上,創下了單位火力密度的最高記錄。

10月5日中午,敵人集中一個營的兵力,在8架飛機、12輛坦克和3輛噴火坦克配合下發起進攻,趙先友和同志們以“人在陣地在”的大無畏精神,浴血奮戰,直到他雙目失明,5處負傷,仍堅持指揮戰鬥,通訊員劉順武代替他的眼睛和腿,向他彙報敵情,連攙帶背使他能運動,趙先友、劉順武、副排長王桂印和戰士李富與蜂湧而來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最後只剩下趙先友和劉順武兩個人,趙先友命令通訊員劉順武用步話機向團指揮所報告,敵人已衝上我陣地,要求團炮兵直接“向我陣地開炮!”

當時,團指揮所內氣氛緊張極啦,趙先友、劉順武爲了勝利向我開炮的英雄氣概,使團長張振川和其他首長的內心都受到了極大震撼。張振川團長說:我們的同志還在陣地上,我怎能下令大炮射向自己的同志?我在觀察所看到趙先友、劉順武他們在一片火海中和敵人拼殺的身影,在危急時刻,我又聽到步話機裏傳來趙先友嘶啞卻堅定的聲音:“團長,敵人上來啦,開炮打吧”。不久,在6連隱蔽部方向一陣急促槍、彈響聲後,陣地沉靜了。我們的英雄趙先友實現了上陣地前的誓言:“我們堅決守住陣地,人在陣地在,決不後退一步!”

年僅24歲趙先友和19歲劉順武兩個人最後獻出寶貴生命,團長張振川和其他首長對戰友們的犧牲激動不已。此時團長張振川便命令炮兵羣向我陣地上的敵人猛烈開炮,掩護反擊小分隊衝上陣地。當同志們奪回陣地後,發現6連指揮所防炮洞裏已經犧牲的趙先友和劉順武,他們犧牲後,手中仍緊緊握着衝鋒槍,二十多個敵人屍體倒在他們的面前。

趙先友烈士是河北省樂亭縣姜各莊鎮莊坨村人,19歲參軍,歷任班長、排長、團掌旗員、副指導員,曾三次立功、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保衛開城戰鬥中,奉命他和戰友們堅守67高地,僅趙先友同志便率領6連就堅守陣地75小時,打退了敵人17次進攻,主動反擊2次,取得了殲敵562名的輝煌戰果。

就在我反擊分隊佔領陣地後,老美的談判代表就泄氣了,還冒出一句“真不可理解!”被我軍打服了的話來,於是再也不敢與我們67高地的勇士們較量了。戰後偵知,敵陸戰一團團長因戰敗而被撤職,一營長自盡。正在與美軍談判的我方代表團團長李克農曾先後兩次來張振川所在的團看望於以表彰,並鼓勵部隊多打勝仗。李克農曾在朝鮮戰場與張振川團長這樣說:“你們卓越的指揮,英勇戰鬥取得的勝利,有力地支援了我們談判,打擊了美軍談判代表哈里遜的囂張氣焰。我代表談判代表團,向你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和感謝,你們不愧是光榮的開城保衛者。”

這一仗打得好,大長了我軍的士氣,大滅了敵人威風,有利地配合了我代表團的談判,正如談判代表喬冠華說:“你們打得越好,我們罵得就更有勁。”

志願軍65軍在保衛開城反擊作戰勝利後,召開了慶功大會。我國著名作家、音樂家巴金、王莘、胡可、徐光耀等參加了大會。慶功會上,志願軍194師582團光榮受獎;志願軍總部爲194師582團二營記一等功,併發來“攻防全勝”大獎旗;爲582團6連記特等功,併發來“英勇頑強、守如泰山鋼鐵連”的大獎旗;爲582團6連副政治指導員趙先友追記特等功。志願軍第19兵團爲6連的劉順武追記一等功、戰士關景春、劉殿良榮記一等功(還爲它連5名戰士記一等功,爲5連記集體一等功…)。會後巴金、王莘、胡可等同志到582團採訪,並瞭解英雄事蹟。

部隊還將趙先友的遺體運送回國,安葬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紀念碑左側第一排的墓區內,前邊緊挨着的便是著名戰鬥英雄揚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烈士的墓碑。

1954年,英雄的家鄉河北省樂亭縣人民政府在家鄉爲他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在趙先友家掛上了“功勳卓著”的牌匾,並贈給他家“人民功臣”的大錦旗。

爲了弘揚英雄,以示後人,1992年8月7日,趙先友烈士的塑像在其生前部隊大功582團所在地落成。

著名作家巴金、王莘、胡可等同志到582團,聽取了團長和同志們的介紹,根據趙先友和衆多抗美援朝英雄事蹟,構思了小說《團圓》,後改編成電影片《英雄兒女》,劇中塑造了王成這一偉大英雄的藝術形象,後又爲趙先友烈士題了“王成式的戰鬥英雄—特等功臣趙先友”的題詞。

英雄雖然離開了我們,但英雄爲了中朝人民的勝利,拋頭顱、灑熱血,勇往直前,壓倒一切敵人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精神永放光芒,他爲祖國爭了光,爲中國人民爭了光,爲樂亭縣爭了光。

(作者鄧靜農,原廊坊軍分區副司令員,時任趙先友所在師作戰科長。)

注:趙先友(巴金題詞、部隊資料室用名);趙先有(樂亭縣烈士紀念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用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