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先鋒對話] 在投身電咖汽車創業之前,張海亮有着光鮮的職場標籤:博士學位、汽車高級工程師、上汽集團副總裁、樂視汽車副董事長兼CEO,西裝革履的形象一度在行業內根深蒂固。但自從2017年10月以後,張海亮迎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轉折——讓他斬斷過去,成爲真正意義上電咖汽車的當家人。

他比以前更加忙碌,但出現的場合不是那些論壇和溝通會,而是各類拜訪調研、洽談合作、去工廠視察、在上海辦公室處理事務,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本以爲繁忙的工作會讓張海亮變得有些焦慮,但見面後發現恰恰相反:張海亮比之前更具活力和感染力,休閒的打扮、暢快的言談、熱情洋溢的工作狀態,一改往日傳統汽車人的條條框框,開始釋放出骨子裏的互聯網基因,將電咖和ENOVATE的佈局娓娓道來。他笑着說自己創業以來其實沒什麼變化,但旁人都看得出來,張海亮“變”的更像他自己了。

作爲一家新造車企業,電咖汽車也許仍面臨不少質疑,但從來沒有人懷疑過張海亮的造車能力。張海亮1994年從同濟大學汽車專業畢業後就加入了上海大衆汽車有限公司,二十多年的時間參與並主導了上汽大衆多個業務版塊。包括生產規劃、研發、工藝、物流採購、人事行政等等,用他自己的話說:“大概只有財務沒做過”。

上汽大衆雄厚的資金能力,讓張海亮鮮少感受到資本對企業的存亡作用,直到他來到樂視汽車。

★張海亮的電咖之路:從“幫忙”到全面接手

電咖汽車最早被業內知曉,是因爲樂視汽車的投資。不過,雖然樂視並非電咖汽車的最大股東,但最高持股比例也曾達到35%,加之樂視本身的影響力較大,也營造了一種“電咖是樂視低端品牌”的固有概念。

事實上,樂視對電咖的投資,是基於佈局樂視車聯網生態和數據融通等方面考慮,而張海亮最早被樂視派駐到電咖做董事長,也是出於幫忙的角度:讓電咖延續下去、讓樂視的盤子更大。

但當樂視網遭遇危機時,除了上市主體部分,樂視生態的其他業務都呈暫緩之勢,當然也包括其對電咖汽車的投資。樂視汽車從電咖汽車退股,以張海亮爲代表的電咖汽車原管理層順勢將股份收購,電咖也與樂視等股東擺脫了股權關係,真正迎來獨立發展。

也正是因爲這個契機,讓張海亮和電咖汽車開始謀求自我的向上路徑。張海亮也感嘆:“樂視是把創業這件事兒做成極致的”,如果當時從上汽離職後直接去創業,他肯定是不敢的。但在樂視的經歷讓他了解了更多創業的事情,心裏也就有把握了。

★電咖·EV10:快速落地、不停留在PPT

真正開啓電咖創業後,在汽車行業多年的張海亮意識到了國內電動車市場需求的側重所在:“國家在往純電動車的方向去引導,企業要考慮的就是傳統車到純電動車過渡的路徑是什麼,哪些用戶羣體會先開始切換。我覺得無論是從一開始的出行習慣,還是產品的可替代性、推廣力度、充電時間等維度考慮,小車的分佈都是比較大的。在整個社會充電佈局還沒有完善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肯定是小車先起來”。

『電咖·EV10(參數|詢價)』

聊到這裏,張海亮很自然地表達了他對“小車拉低品牌調性”的不認同。電咖選擇先做小車的原因,也並非因爲小車好做、大車難做,而是覺得要順應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先做快速落地的小車、把整個體系摸索出來較爲明智,否則公司很可能一直停留在PPT上。

經過2年左右時間打造,電咖在2017年11月正式推出電咖·EV10,補貼前官方指導價13.38-14.18萬元,補貼後約爲5.98-6.78萬元,NEDC續航里程155km,由東南汽車代工製造。

張海亮介紹到,今年上半年,電咖·EV10的銷量大概在2000臺。受到6月11日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影響,NEDC續航里程155km的EV10不再有補貼,加之消費升級的考慮,電咖也在推動其續航升級,預計在10月初推出續航里程270km的版本,並在2019年實現續航里程300km,但EV10在總體造型、性能上會保持不變。而EV10之後的第二款車型,張海亮計劃在2020年將其推出,該車NEDC續航里程或在250km-300km區間。

談到對EV10的定位,張海亮直言:“EV10的定位更側重共享等運營端”,或者延伸至個人初級代步領域或者家庭第二輛車。但私人消費市場的真正落點,仍然是軸距在2米6到2米7及以上的車型。

這一點不難理解,有“銷量王”之稱的大衆朗逸就是例子,而張海亮親自推動並見證了這個傳奇。

當張海亮在上汽大衆產品工程部任職時,上一任的產品工程部一把手張覺慧已經將第一代朗逸的開發設計基本完成。在這之後,張海亮被調去負責上汽大衆的人事與行政事務,前後離開了1年多時間後,他又被調去做銷售公司總經理,而此時第一輛由他推進上市的車子正是朗逸。談及此處,張海亮也直言:“巧得很”。但當時爲了讓朗逸單月銷量突破一萬輛,張海亮動了很多腦筋,難的頭髮都白了,但也是這樣創造了朗逸的銷量神話,從單月突破一萬輛、2萬輛再到5萬輛,朗逸的神話也成爲張海亮事業高峯的體現。

可以說,朗逸的成功給張海亮帶來了很多光環,以及兩個最大的收穫。一是朗逸作爲上汽大衆第一款真正自主研發的車型,讓張海亮意識到中國品牌打造爆款車型有了更多可能性;二是張海亮收穫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伴,目前電咖汽車管理團隊中,首席技術官(CTO)牛勝福、首席製造官(CPO)劉巖、首席財務官(CFO)陳曉斌、首席人事官(CHO)金迪均是上汽大衆高管出身,總體稱得上是明星造車團隊。

而這個團隊要打造的,顯然不只是電咖·EV10這類車型,而是真正代表電咖汽車形象、更爲主流的高端品牌——ENOVATE。

★ENOVATE:電咖汽車成敗的最大賭注

9月20日,2018全球未來出行大會展覽廳,電咖汽車高端品牌ENOVATE的首款產品正式亮相。該車由前保時捷設計師Hakan Saracoglu主導設計,他於2017年11月正式加盟電咖汽車,曾負責設計保時捷Boxster、918 spyder 、911 GT2 RS等知名車型。

『ENOVATE的首款車型亮相』

展覽現場,到ENOVATE展車前面諮詢產品的人絡繹不絕,一位在現場答疑解惑的電咖汽車設計師告訴筆者,這臺車是電咖設計團隊全程參與設計的第一款產品,並且是他們“最保守”的設計,量產版車型會與這輛展車達到99%的相似度。未來他們還會有更前衛更具設計感的車型推出。

張海亮對這款車寄予厚望。在採訪過程中,每每提到ENOVATE,張海亮都有講不完的佈局、十足的熱情。與定價12萬元以下的電咖小型車不同,ENOVATE第一批車型將在20萬元到40萬元售價區間(補貼前),產品的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將達到500km以上,而且會做到有品有趣。“品”則是造型設計、製造,這些方面張海亮直言“對團隊很放心”。而他主要關心的是三電系統和車聯網方面,即“趣”的部分。他表示:“底盤方面其實不難,關鍵是要做好整個電機架構、互聯網架構。例如在車聯網方面,我們在做語音語義的底層融合,還在與四維圖新合作應用3D地圖等等”。

談到對電咖小型車和ENOVATE兩個品牌路線的佈局及資源分配,張海亮認爲這兩個品牌的差異越明顯、面對的客戶調性越不同,操作起來反而越簡單。而且無論是大車還是小車,電咖都要打造出精品車:“精品車不等於要增加很多成本、豪華材料,而是一個企業對質量的管控、在工藝設計上體現出的精神:做工要好,質量可靠,造型精緻,軟件實時更新……這些體現了企業自身的文化精神”。

而就目前來看,電咖汽車正全面向ENOVATE發力,未來公司對於“EV10們”這類小型車與高端品牌ENOVATE在精力和資源上的分配比例或將達到2:8,ENOVATE正在逐步成爲電咖汽車的重中之重。

目前,電咖方面已經公佈了對ENOVATE品牌五年八款車的佈局:緊湊型平臺會涉及SUV、轎車;中型車平臺會包含SUV、轎車;中大型車平臺到3米左右軸距的車型則會囊括SUV、轎車、MPV。目前ENOVATE品牌除了已經亮相的首款車,還有兩款車正在同時佈局。而通過與張海亮的溝通,我們也擬出了ENOVATE從現在一直到上市交付的初步時間表:

電咖ENOVATE首款產品規劃時間表(初擬)

2018年底-2019年6月份完成50輛工程樣車(用於產品驗證)

2018年冬季、2019年夏季冬季/夏季兩輪試驗;10萬公里道路測試、碰撞測試等

2019年6月份工廠建設完畢、投產

2019年6月之後生產出70輛車(用於驗證工藝:批量生產的穩定性)

2019年9月-10月生產製造、小批量交付(給予免費充電服務等優惠)

2019年底大批量交付

未來5年推出8款ENOVATE品牌車型

製表:汽車之家 行業頻道

可以看到,2018年-2019年這兩年的時間,電咖汽車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ENOVATE上面,而EV10自2017年底上市後,主要會通過提升續航里程進行迭代,後續新車型則要在2020年推出。顯然,2019年會是決定電咖汽車命運的一年。張海亮直言:“明年一千輛ENOVATE交車後,(心裏)就有把握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