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深圳市兒童醫院小兒外科醫生裴洪崗宣佈辭職,我已經記不清這是近些年第幾個宣佈離開體制內的醫生了。2012年底,張強醫生正式離開體制,成爲中國醫生自由執業的代表性人物;2013年,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醫生於鶯宣佈辭職,加入美中宜和綜合門診中心;同年,龔曉明醫生離開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開始自由職業生涯;今年,浙江省婦保醫院醫生田吉順同樣宣佈離開體制,加入丁香園。無疑,這些醫生都是所處領域中的精英人士,知識淵博,技術成熟,經驗豐富,本可以選擇穩定的工作模式,但卻脫離常規,踏上了與衆不同的道路,成爲了“邊緣人”。

所謂“邊緣人”,正是那些敢於打破常規,挑戰侷限,衝破思維束縛的人。作爲與“邊緣人”相對的“內部人”醫生,最好的從業地點無疑是體制內的三甲公立醫院,這裏病源豐富,能快速提升專業技術水平,也意味着更多的機會。但是,爲患者服務的意識和技巧,體制內是很難提升的。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內部人”醫生,因習慣了體制內的工作,認爲醫生只要會看病、開藥、開刀就好了,醫生不是服務業,不需要服務意識和服務技巧。這樣的“內部人”醫生,如果充分接受市場競爭,我想,是根本不具備競爭力的,甚至會分分鐘被“餓死”。因爲在市場競爭條件下,病人不會接受“只會開刀”的醫生。但“邊緣人”醫生充分意識到了這點,醫生不僅要給患者治癒身體上的疾病,更要給患者帶來精神上的安慰,這就是一種服務,醫生爲患者服務,患者滿意度高,你就有飯喫;患者不買賬,你就餓肚子,甚至失業。市場競爭中的醫生,除了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術外,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這不僅是對患者負責,更是讓自身能力得到不斷提高。

正如20年前,我選擇從公立三甲醫院離開,跳脫體制,成立自己的醫院,在那時,我是不折不扣的“邊緣人”,很多人不理解我的做法,認爲我無端拋棄了“金飯碗”和昭昭的發展前途、晉升之路,只有我明白,要想做出一些什麼,只有不斷的嘗試,多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這20年間,我一直秉承的原則就是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提高全體醫護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技巧,我想在這一步上,我這個“邊緣人”的決定是正確的。

作爲有三十餘年工作經驗的外科醫生,在2008年時,我又一次選擇成爲“邊緣人”,開始着手進行當時並不被普遍接受的“代謝手術”,爲肥胖和糖尿病患者解決燃眉之急。這條路,我承認開始時走的有些艱辛。彼時,不只是好多外科醫生不看好這項手術,甚至大部分內科醫生認爲這是個騙局,手術怎麼可能治好糖尿病,對此一直持否定態度。於患者層面來說,當時開展代謝手術的公立三甲醫院尚沒有幾家,故對這項醫療技術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畫出了大大的問號。那些時間,我給每一位前來諮詢的患者親自解釋手術原理,解決他們心中的困惑和疑慮,讓他們對代謝手術及我本人充滿信心。我很感謝那些在前期相信我並選擇代謝手術的患者,他們敢於做周遭第一個喫螃蟹的人,他們與我一樣也是“邊緣人”,他們的選擇,如今看來是明智又正確的,解決了困擾多年的頑疾。而我,選擇成爲外科領域的“邊緣人”,正是因爲我看好代謝手術的前景,可以治療更多的肥胖和糖尿病患者,還以他們嶄新的人生,雖然那時很少有人嘗試,前行之路也走的坎坷和困難,但那其實也是機會,成就“邊緣人”的機會。

20年間,也不斷的有人對我說你這樣做不太好,我知道,作爲批評,這只是一句空話,其實他內心深處是在說我不喜歡你這樣做罷了。所以,當我聽到你這樣做不太好時,我知道我所做的一定是正確的,其實我已經閃耀着金色的光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