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h1\u003E写在前面\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贾汪的小河向西流》发布以后,得到父老乡亲的厚爱,到目前为止共有三千多人阅读转发,上百人跟帖,很多常年失联的老邻居、老同学都在文章后面评论,在此我表示万分的感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的文章也触发了一些贾汪人的思乡情怀,他们也敲击起久违的键盘,写出自己对贾汪的一往情深。二姐鲁\u003Cspan\u003E庆玲\u003C\u002Fspan\u003E年已七旬,也记叙了对老贾汪的一片情愫,加入了写贾汪的行列,由于她年长我几岁,所记叙的往事填补了我的不少记忆空白,有很好的史料价值。我的一篇文章能诱导更多的人回忆老贾汪,也算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幸哉、幸哉。现特向大家推荐这篇文章,希望能引发您的共鸣。 ——周生元 2019.7.9\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童年的记忆 · 儿时的老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鲁\u003Cspan\u003E庆玲\u003C\u002Fspan\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周生元先生的《贾汪的小河向西流》让我思绪万千,唤醒了沉睡多年的记忆,许多往事仿佛就在眼前。欲罢不能,一吐为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同龄人。——鲁\u003Cspan\u003E庆玲\u003C\u002Fspan\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童年的记忆 · 儿时的老矿\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 离别五十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仿佛从未走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时常思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思念你那曾经的容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童年的记忆里,老矿的铁道门外没有人民医院,只是一片水塘,西面还有一家\u003Cspan\u003E酱菜场\u003C\u002Fspan\u003E和兼卖肉的屠宰场。三号井围墙西的路对面,没有工农剧场,只是一片民房。碴子堆西的路对面没有工人俱乐部,而是民宅和一年四季充满生机的菜园地。菜园地的南面有一条自北而来又拐向西的涓涓小河,河水清澈。奶奶家离那不远,夏天我常\u003Cspan\u003E去那儿\u003C\u002Fspan\u003E戏水玩耍。有一次正在兴头上,突然感觉右小腿外侧不对劲,低头一看是条蚂蝗,我吓得边叫边拽,就是拽不掉。这时只听一个声音大声嚷道:用鞋底拍!用鞋底拍!!第一次没拍掉,然后又狠狠地拍了一下,蚂蝗才卷缩着掉进水里。那时候,劳工街三号井后的北面没有民房,也没有新新校和八初中。近处是菜园地,远处是庄稼地,菜园地的东北方向有一片松树林,是一孙姓人家的祖坟地。不远处就是自来水的源头泉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儿时的老矿,没有宽阔的马路、没有高大的楼房,也少有机动车辆。只是有时能看到救护车和救火车(消防车)及军用吉普、军用摩托车呼啸而过,还有从部队营房开出来的庞然大物,轰隆隆慢腾腾地向新矿方向驶去,所过之处,都会给路面留下两道深深的“伤痕”。大人们说,那是打仗用的大炮坦克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小时候自来水也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只有几个公用自来水供水点(免费),大部分生活用水靠石砌的水井,洗涤大件衣物家什去河沿或泉沿。当然也没有明清建筑,因为它当时只是一个不足百年因煤而兴的苏北煤窑,俗称南窑(相对于北窑枣庄而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儿时的老矿,有东街、西集、南场子、铁道门,有官坊里、三号井、后王庄,大沟沿、酒精厂;有银行、邮局、矿医院,有中心校、部队、照相馆,有戏园子、说书场、澡堂、旅店、商店和饭店,还有染坊……人们生活必须的店铺一应俱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小时候,教师和医生分别被称为教书先生和看病的先生。小学阶段分为初小(一至四年级)和高小(五、六年级)。小学课程分别叫国语和算术,图画和唱歌,用的还是繁体字。当时的理发店叫剃头铺,理发师叫剃头匠。留两条辫子的是大姑娘,剪短发、烫发或盘发髻的年轻女性是小媳妇。女性从服装也能看出是职业妇女还是家庭妇女,着制服者(如列宁装)为职业女性(我母亲是剪短发着列宁装的),穿大襟衣服的小脚女人一般都是家庭妇女。(到了公私合营特别是五八年大跃进之后,有不少小脚女人也参加了工作。)男女结婚分别称“娶媳妇”和“出门子”。大人小孩的衣服大多是家庭缝制的老款式,讲究点的就去裁缝铺定制,印象中好像很少有买卖成衣的。衣服的面料都是棉、麻、丝、毛,没有化纤。洗涤用品只有肥皂和碱面,人们洗头发也用碱面,当然更没洗衣机和各种各样的大小家用电器,只有手电筒。买包子或者熟菜都是用荷叶包装,买糖果用专用包装纸,买鱼或肉用细麻绳穿着提在手上,买菜用竹篮子,没有塑料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那时候,走街串巷的小生意人和手艺人很多。有摇拨浪鼓的货郎担,有敲梆梆的卖油郎,还有修盆补锅焊洋铁壶的、戗刀磨剪子的、捏面人的、吹糖人的、炸米花的、卖糖葫芦和卖棉花糖的,还有玩皮影的、放洋片的、唱莲花落的、玩杂耍的……这个走了那个来了,叫卖声不绝于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每到春节更是热闹,街公所都会组织游行庆祝活动,游行队伍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坐花轿的、有骑毛驴的、有划旱船的、有耍狮子舞龙的、有扭秧歌的。在扭秧歌的队伍中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大活宝,其中一人耳朵上缀着一对红辣椒???,另外一个打扮得十分夸张,两人配合默契非常可乐。还有踩高跷的、打腰鼓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活动都消失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童年的记忆里,东街是指老城区东门外的区域,是较早的商业区,逐渐被西集取代。到我记事时起,就只有很少的几家小门面,但仍有老矿唯一的大澡堂,澡堂门口有叫卖青萝卜和糖葫芦的商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西集在老城区西门外,沿着西门的东西路向西走一里多路的区域。西集有两条南北走向的道路,东面的一条稍宽,这里商铺云集,有小百货店、杂货铺、水果店、修车铺、钟表铺、饭店、中药铺、中医所(有位老中医权先生医术不错)、画像馆、茶炉房等,再向南还有新华书店、医疗所、机关幼儿园(全托,每周接送一次,我弟弟就是在这里长大的)。西面的一条是菜市,鱼市在最南头菜场的路西,菜市场的南端出口右手旁是老戏园子,不仅演戏还放电影,同时也是贾汪柳琴剧团的所在地,大概到了三年困难时期,剧团解散了,附近似乎还有说书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官坊里(现已消失)在老城区的东北方向,有高大的门楼,没设门岗,大家可以随便出入。中间是个小广场,四周有许多院落。小时候,我们常去那里玩耍。记得有一次,我抱着一岁多的弟弟在新栽的小树旁玩耍,不小心一转身弟弟的肚皮被围在小树一周的荆棘刮伤了,流了好多血(是夏天,弟弟只穿了一件拧腿裤),我又心疼又害怕。六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疤痕仍依稀可见。官坊里的北面有两个坐北朝南的院子,西边的一处是政府机关,东面的一处是医院(我弟弟就出生于此)。东北角是派出所和看守所,工商所、税务所、法院等执法行政部门都在这个大院里,还有工会、广播站等部门。西南角是中国人民银行(现在的工商银行),最西南角的高墙上有一个高音喇叭,每次开播都会说“贾汪有线广播站,各位听众请注意”,被听不懂普通话的老人误听成是“贾汪有钱的王八旦,各位穷种请注意”,结果成为经典的笑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南场子在老城内的西南方向,是庆祝会、审判会等大型活动的场所,有时也有跑江湖的马戏团、杂技团在此表演。北面正中有一个几十平米的台子,台子的后面紧贴部队家属院的南墙。场子的南面是当时徐州煤矿唯一的一家医院,坐南朝北。矿医院的后面是部队营房,部队营房有一个北门(正门)一个西门(后门)。记得文革时期因为看电影,北门曾发生踩踏事故(具体详情想不起来了)。广场的东面是贾汪中心小学校(贾汪最早的一座小学),学校里有一座老矿唯一的一座红砖小洋楼,是当年日伪时期的建筑。(学校后来更名为团结小学现为幼儿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邮电局的地址百年没变,只是进行了改造扩建。记忆中的邮电局门面不大,坐北朝南三间房,门前有一位代写书信的老先生(那时候好多人不识字没文化),进门正面是服务台,右侧是一电话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邮电局的西山墙有一家酱菜店,店主是一位个子不高身材微胖的孙姓老先生,非常干净利落,有一对双胞胎孙女和我同龄。这里的酱菜很有特色,其中的南方乳黄瓜、小萝卜头、八宝菜、海带丝等小菜甜咸适度,至今回味无穷。这种小菜现在仍有卖的,只是再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继续向西,在西门里的路北有一个剃头铺,简易的两层小楼。记得有一位年轻点的剃头师傅徐大个子,和我身高一米九一的堂哥,是老矿人人皆知的两个大个子。剃头铺对面是一修伞铺,店主是一位从小得过天花的中年男子,其妻是一位白白胖胖的残疾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当时,唯一的柳氏照像馆在西门外南北路(就是“一条马路宽又长,老矿新矿到韩场”的前身)的路西,离我奶奶家很近。摄影师的二女儿和我同龄,我常去她家玩,当时还搞不懂为什么镜头里的人都是头朝下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从照像馆向南几十米,是刘家馒头房,邻居们称他们为大卖馍馍和二卖馍馍,(因为他们是堂兄弟)。他们每家都弟兄好几个,有的蒸卖馒头,有的是矿工。公私合营后,其中一家的三哥到徐州七中做了炊事员,其余几个去了前进饭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三号井和三号井后都属于劳工街,劳工街的居民大部分是国家公职人员,以矿工家庭居多。以我们院五家为例,三家矿工、一家学校教师、一家银行职员。后来其中的一家矿工搬走了,新搬进的一家,其父为邮电局老职工而俩儿子都是煤矿的。三号井与三号井后一南一北,(按照习惯北为后)中间隔着高墙和一条宽约数米的排水沟(等同徐州市内的奎河)。从邮局东面的大巷子一直向北行约200米,巷子东面是机关家属院,巷子的出口处有一座小桥,跨过小桥有一条小路向左右伸展,西到碴子堆上沿,东至援工队的菜园地,北到后河沿的一大片民居,都属于三号井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劳工街是个老先进,街道的所有活动都走在其他街道的前面,特别是爱国卫生更是领先!(徐州有个铁货街,贾汪有个劳工街)。扫过的街道路面都要用装有石灰粉的圆底篮子等距离的顿一顿,既卫生又美观。街道主任经常陪着一些领导戴着白手套到各家各户检查卫生,这儿抹抹那儿擦擦。尽管那时生活贫困,但卫生工作丝毫不马虎。每年夏天街道都会免费发放灭蝇水、(一次隔壁的小弟误喝了灭蝇水,幸亏发现及时,有惊无险。)在规定的时间里统一行动薰蚊子、给孩子们免费注射各种疫苗,家家户户的墙壁上都贴有爱国卫生公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也由娃娃变成了古稀老人,百年煤城更是万象更新地覆天翻!目前正在转型发展,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大洞山、茱萸寺、万亩石榴园等十大旅游景点深受游客称赞!一座新兴的山水文化旅游城正在崛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俱往矣,换了人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所以我更想“常回家看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鲁庆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2019、7、6、\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03e10aa5cbe45369dfeb48f153fb438\" img_width=\"438\" img_height=\"787\" alt=\"童年的记忆 · 儿时的老矿\"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附:鲁庆玲,老三届知青,土生土长的老贾汪老矿人。祖父母为煤城的第一代居民,其家族在此生活了百年,繁衍生息了六代人。父辈中最小的姑母尚在,已九十二岁高龄。第四代长孙几年前已升级为爷爷,现在是两个孩子的祖父。2019、7、6、\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1894471990318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