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批6家公募獲基金轉融通資格,逾萬億元產品靜待利好

科創板開市日益臨近,首批可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的6家公募名單于近日出爐,分別是華夏、易方達、南方、華安、博時、富國基金。

上述多家公募相關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證實,公司已經獲得參與轉融通業務的資格。有公募人士認爲,轉融通業務對指數基金具有重要意義,將大幅提升指數化投資的吸引力。

四類基金迎來利好

爲配合科創板的順利推出,完善資本市場融券機制,證監會於6月21日推出《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指引(試行)》(下稱《指引》),自公佈之日起實施。

據瞭解,《指引》共十八條,主要規範了基金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的基本原則、主體責任、投資指標、業務性質、風險管理、信息披露等內容。

所謂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是指基金以一定的費率通過證券交易所綜合業務平臺向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證金公司”)出借證券,證券公司到期歸還所借證券及相應權益補償並支付費用的業務。

在獲得轉融通業務資格後,一方面基金可以將其長期固定持有的證券通過出借來獲取一定收入,從而增加基金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利於擴大兩融券源,從而提高市場流動性和活躍度。

據證監會規定,目前可參與該業務的基金主要有四類,分別是:處於封閉期的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開放式股票指數基金及相關聯接基金,戰略配售基金,證監會認可的其他基金產品。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上述四類產品規模合計達到10410.75億元。

指數基金獲利最大

對公募基金而言,獲得轉融通證券出借資格意味着什麼?

易方達基金相關人士表示,參照歐美市場經驗來看,轉融通的證券出借方主要是長期持有證券的公募基金、保險公司等專業機構投資者。在國內市場上,具體到公募基金,轉融通尤其對指數基金具有重要意義。指數基金長期持有大量固定的證券,轉融通可以盤活這部分資源,從而增厚收益。

華安基金相關人士表示,從海外經驗和市場定價機制來看,轉融券對平抑市場波動,提升股票價格的發現功能,增強市場的有效性,對國內A股市場長期持續發展,資本市場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等都起到重要作用。而公募基金作爲券源的重要提供方,特別是公募基金中的指數化投資產品,由於其以複製跟蹤爲投資目標,投資策略持續穩定。從指數基金髮展來看,融券收益的增厚預計在0.5%-1%之間,已經基本覆蓋相關成本,這將大幅提升指數化投資的吸引力和發展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