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說和影視作品《西遊記》中有一章是描述師徒四人來到女兒國的故事,小說中的女兒國是一個沒有雄性只有雌性的一個國家,於是師徒四人在這裏成了寶貝疙瘩,在歷史中確實存在過一個女兒國一樣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東女國,一個女權主義國家。

在青海的傳說中,東女國是一個沒有男人的國家,後來居住在這裏的男人都是羌族的戰俘,而這裏的女人們就如同西遊記中所說的那樣,去河裏洗澡就可以懷孕。但是傳說終究是傳說,靠不住,實際上的東女國和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恰恰相反,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講求的是男權主義,也就是父系社會,而東女國是講女權主義的,也就是母系社會。

東女國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並且幅員遼闊,是一個部落性質的國家,當時還有一個同爲女權主義的西女國,但是由於東女國的名聲要遠遠大於西女國,於是東女國也就成爲了女兒國的代表,這樣一個國家因爲都是用女子當官,所以,和父系社會的政權的劃分也有不同。

據歷史記載,東女國的政治機構中有兩個女皇,一個是女王,一個是小女王,官員的選拔也是由族羣內部進行推薦。其中的女王是權力的中心,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小女王則負責輔助女王管理國家。在女王去世後,女王的選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一種是由小女王擔任,另一個就是由女王的侄女繼承王位,如果不幸的是,兩位女王同時去世,兩個位置則由族中最有聲望的兩位女子擔任。

因爲是女權國家,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由女子說了算的,同樣娶妻也是一樣,古代的中國是一夫多妻制,東女國則是一妻多夫制,也就是說,同樣是女性,在古代中國是幾個女人擁有一個丈夫,到了東女國則是一個女子可以有多個丈夫,並且生的孩子都要跟隨母親的姓氏。在這裏,女王的丈夫被稱爲金聚,地位雖然很高,但是依然不如普通的女性。

東女國的人偏愛青色,在現在就相當於喜歡黑色,無論到哪都是一身的黑衣服,同時東女國的男男女女都是披頭散髮,在平日裏喜歡在自己的臉上塗抹顏料來裝飾自己。如果我們在那個時期走在東女國的大街上,不僅能看到一羣披頭散髮穿着黑衣服的人,同時這些人臉上還是花花綠綠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