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市界 徐雪

編輯 | 老拿

近日,曾入主方正集團數十年並將其打造成“最大校企”的方正前CEO李友,因罹患肝癌被獲准保外就醫,由李友、餘麗等方正曾經的管理層控股的北京招潤投資管理公司與現北大方正集團之間關於股權、債權等情況的爭奪,也由此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李友與“方正集團”

1986年,北京大學投資創辦北大方正集團,時任北大教授的王選院士發明的漢字激光照排技術使成立僅三年的方正訂單金額突破了億元大關,方正由此起家。

此後,方正出版系統征戰南北,拿下了港澳、東南亞和北美地區80%的華文報業市場。然而,隨着市場日漸成熟飽和,方正的情況江河日下,利潤增長不斷放緩,到1998年時已經陷入虧損境地。

1999年,任教北京大學的魏新,臨危受命上任方正集團副董事長,得益於魏新提出的“方正需要多元化發展”、“要請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李友受邀加入方正。

這位前CEO出獄,一場200億的資產爭奪再掀高潮,涉及北大

2003年初,方正集團評估的淨資產爲1.5億元,總資產100億元,按照此估值,李友等人控股的招潤投資以4480萬元作爲對價獲得了方正集團30%的股權。股權改制後,李友本人出任集團CEO,餘麗、方中華等人也在方正集團身居要職。

短短几年間,李友帶領方正集團迅速發展,使其資產膨脹數倍並進行了一系列併購交易,方正也因此成爲了最大的校企。截至2013年,方正集團總收入680億元、總資產960億元,淨資產339億元

時至今日,方正集團已成爲以IT、醫療、金融三大產業爲核心支柱的大型控股集團,業務領域涵蓋地產、教育等產業。旗下擁有包括方正控股在內的六家上市公司,目前總市值近800億元,而這也註定了方正集團與李友等人之間越來越深的利益瓜葛。

李友入獄

在方正證券大股東方正集團與民族證券大股東政泉控股的主導下,2014年8月,方正證券與民族證券完成合並,涉及金額130億元。合併後,民族證券成爲方正證券子公司,而方正集團與政泉控股分別成爲方正證券第一和第二大股東。

這位前CEO出獄,一場200億的資產爭奪再掀高潮,涉及北大

2014年11月2日,政泉控股連發5份公告舉報北大方正集團高管涉嫌內幕交易,矛頭直指方正集團CEO李友,稱其通過北大醫藥以代持的方式內幕交易獲利4億元,且這筆錢款最終會落入李友私人公司的賬目中。這一事件導致方正集團上市公司之一的北大醫藥當日暴跌7%,臨時停牌。

隨後,方正集團發出聲明,否認高管內幕交易,稱監管部門正在覈查此次舉報事件的相關信息,並指責所謂“內訌、內幕交易”等說法與事實不符,無法律證據。此外,將針對不實傳言,保留採取法律手段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但這份聲明很快便被打臉,2015年1月4日,北大方正董事長魏新、首席執行官李友、執行總裁兼CFO餘麗、副總裁李國軍(李友之弟)被一併帶走接受司法調查。

2016年11月25日,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李友等人內幕交易案,認定被告人李友犯內幕交易罪,妨害公務罪和隱匿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罪,數罪併罰,判以有期徒刑4年6個月,並處罰金7.5億元。

李友入獄後,其所控股的招潤投資仍持有方正30%的股權,其餘70%則由北京大學掌握。這也爲雙方後來的權益爭奪埋下了伏筆。

“方正”管理權動盪

2019年初,李友因罹患肝癌獲准保外就醫,提前出獄。橫行資本市場多年的他在患病關頭再次向北大方正集團發起爭奪。

這位前CEO出獄,一場200億的資產爭奪再掀高潮,涉及北大

餘麗、魏新等人也已恢復自由身。然而,在歷經這場變故後,這羣“中國最大校企”的主要締造者發現,儘管在“紙面上”自己仍然共同持有方正集團30%股權,但事實上大股東北京大學早已將他們排斥在外,甚至連他們想要回歸董事會的意願也遭到方正拒絕。

2018年12月,招潤投資正式起訴北大方正集團,案由爲公司財產返還糾紛。該案件分別原定於3月4日、3月12日開庭審理,但由於法院排期問題而延期,具體開庭時間未定。

以淨資產估算,30%的方正集團股權,涉及資產達到171.9億元。加之十幾億的拆借資金及其他個人資產,此次案件涉及的資產規模接近200億元。

對於已經罹患肝癌的李友來說,這可能成爲他“最後的戰爭”,戰爭結果如何,還需要時間來揭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