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响 万物长

3月6日5时10分

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惊蛰”节气

惊蛰,古称“启蛰”

本意为蛰虫开始活动

有趣的是

在汉朝初年

“启蛰”是排在“雨水”前面的

改“惊蛰”后,

人们又把它同“雨水”调换了位置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但是事实上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春回大地才是他们“惊而出走”的真正原因。

惊蛰三候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

一候桃始华;

二候仓庚鸣;

三候鹰化为鸠。

桃花开始盛开了,黄鹂也开始鸣叫了,大地回春,蛰伏的鸠鸟开始鸣叫求偶。

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

桃花、杏花、蔷薇

惊蛰节气到来之前

春天还只是概念

惊蛰过后

春暖花开才会真正到来

泉州这些赏花地

等天晴,走起

刺桐花

赏花地:泉州市区刺桐路、泉州影剧院、清源山、东湖公园、西湖公园、俞大猷公园、江滨路、石狮石湖塔公园、福厦高速公路泉州段、沿海大通道惠安段等。

桃花

赏花地:泉州少林寺五观堂后、承天寺、泉州森林公园、桃花山公园、东湖公园、西湖公园桃花岛、清源山老君岩景区、洛江区河市镇田格里拉生态园,德化龙浔镇桃花岭,德化县南埕镇桃花岛,永春县高垅村,永春县岵山镇北溪村,永春县外山乡墘溪村云河谷等。

樱花

赏花地:泉州开元寺、西湖公园樱花大道、海丝公园、南安市蓬华镇天柱山香草世界、德化县城西北侧唐寨山森林公园、洛江区河市镇田格里拉生态园、安溪县芦田镇茶场、德化县国宝云龙谷景区、南案英都等

羊蹄甲

赏花地:华侨大学、泉州七中、释雅山公园、田安路......

木棉花

赏花地:泉州市区临漳门、美食街、华侨大学、泉州师院、黎明大学、涂门街关帝庙、西街西门城下公交站附近、惠安聚龙小镇

惊蛰谚语

俗话说“春雷响,万物长”

雷鸣是惊蛰时节最大的特点

这两天,

小编心里想着可别提前打雷,

因为闽南有句谚语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

真来个四十九天雨天,

那该怎么办?

此外

还有“惊蛰打雷,小满发水。”

泉州民谣《节季谣》提到“惊蛰豆,哗闹闹”

大概意思就是惊蛰豆子发芽闹哗哗

惊蛰节俗

闽南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关于吃梨有几种说法

1.惊蛰时节,乍暖还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还因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2.古代时生物类别比较多,有些传染病也没有100%的特效药,而惊蛰这一天正是万虫苏醒的时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并预防。

3.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惊蛰这天除了吃梨,

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祭白虎。

在我国民间传说里,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所以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以脱离是非缠绕。

惊蛰养生

惊蛰时节,大自然景色很美,但温变化幅度较大,乍暖还寒。此时节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流感等疾病的发生。另外,要注意养肝、护肝,避免过量饮酒、熬夜,否则肝气升腾太快,易患眩晕、中风之病。此外,膳食搭配要科学合理,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水萝卜、油菜、山药等,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在百花齐放的春日里

为自己增添一抹色彩吧!

源:闽南网

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