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庄为玑先生等根据《西山杂志》的记载,认为泉州判院蒲公为蒲寿庚的直系亲属蒲宗闵,绍定元年(1228年)进土,端平三年(1236年)奉使安南,嘉熙二年(1238年)奉使占城,淳祐七年(1247年)再使渤泥,后卒于官。尽管学术界对泉州判院蒲公有不同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有一个泉州蒲姓的中国官员,曾到过文莱,并卒于文莱,这是中国文莱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1972年3月,国际知名的汉学家德国汉堡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系主任傅吾康教授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陈铁凡教授,在文莱寻访华人文化古迹,蒐集庙碑和墓碑时,发现了一座宋代古墓。墓碑高38.5英寸,宽16英寸,厚4至4.5英寸,碑文:

有宋泉州判院蒲公之墓

景定甲子男应甲立

傅吾康、陈铁凡先生将这一发现及初步研究结果撰文发表于《文莱博物馆学报》1973年第3卷第1号,温广益教授译为中文(最近在文莱发现的一块公元1264年的中文墓碑的初步报告)发表于《泉州文史》第9期(1986年)。他们认为“这个蒲公原为阿拉伯人”,但已中国化,“他是来自泉州的一个官员”,“他可能是蒲亚里和蒲卢歇之中的一个人的后裔。他的家属可能如同蒲寿庚的家属一样已中国化,但仍保持他的穆斯林信仰,并已好几代继续从事与东南亚和印度洋的海上贸易”,“他必定是一位在地方上很受尊敬的人,或者是一位派往某一其他地区而死于途中的中国使者,否则人们是不会为他准备那么大型的墓地的”。这一发现与报告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

庄为玑先生等根据《西山杂志》的记载,认为泉州判院蒲公为蒲寿庚的直系亲属蒲宗闵,绍定元年(1228年)进土,端平三年(1236年)奉使安南,嘉熙二年(1238年)奉使占城,淳祐七年(1247年)再使渤泥,后卒于官。蒲宗闵有子3人:长应、次甲、三烈。长子蒲应再入渤泥,于景定五年(1264年)为父营葬。

许多学者指出,《西山杂志》所云“司温陵道通判”官称,不合宋制。道始于唐,宋改为路,路之下州、府、军皆有通判,而无道通判。“后升都察院”为明代始设之职官,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始易御史台为都察院,为中央监察机构官。

有研究者指出,判院蒲公即蒲宗闵,南宋绍定进士,颇值怀疑。据《宋会要辑稿》载,北宋神宗熙宁、元丰变法期间,蒲宗闵颇受重用,由三司勾当公事,迁为梓夔[kuí]路察访司,准备差遣,熙宁七年(1074年)即擢为祕书丞、提举成都府、利州路茶买公事,后迁为利州路转运公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十一月反对派上台,蒲宗闵被罢官。“蒲”姓在两宋是罕见的姓,在同一朝代,有同名同姓同时或先后活跃于官埸并留下记载,可能性极小。

还有的学者指出,蒲甲做过“占城西洋转运使”也值得怀疑。“西洋”一名元以前未见于史籍记载,它起源于元代东西方交通大开以后,最早见于13世纪末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其后亦见于《大德南海志》、《岛夷志略》,到明清时开始普遍流行,宋朝不可能有西洋转运使。

尽管学术界对泉州判院蒲公有不同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有一个泉州蒲姓的中国官员,曾到过文莱,并卒于文莱,这是中国文莱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