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的《小說選刊》中,一篇《老梁的困惑》在圍棋圈引起不小的反響,因爲作者居然是來自江蘇圍棋女隊的職業棋手王祥雲。近日,王祥雲接受了揚子晚報記者的採訪,講述了一位圍棋女國手如何變身小說達人。

女國手變身小說達人

去年年底結束的女子圍甲,江蘇隊完成了史無前例的6連冠。談到這支冠軍之師,大部分棋迷可能都會想到如今已經是中國圍棋女子第一人的無錫姑娘於之瑩,而整個賽季代表江蘇隊出戰了8輪聯賽的王祥雲其實也是其中一員。說起王祥雲,如果不關心圍棋的朋友恐怕比較陌生,不過翻開這位女國手的戰績,卻也足夠耀眼:全國圍棋個人賽女子組冠軍、女子圍棋擂臺賽作爲中國隊先鋒取得五連勝、首屆世界智運會團體金牌……如今這位女國手又解鎖了一項新技能——寫作,一篇刊登於《小說選刊》中的文章《老梁的困惑》,讓人對這位職業女棋手刮目相看。

百度百科對於《小說選刊》是這樣介紹的:是中國作家協會主管的唯一一家國家級大型文學選刊,創刊於1980年,文學巨匠茅盾爲其題寫刊名,在文學界享有極高的聲譽,被譽爲“中國當代文學的晴雨表和風向標”。讀了上面的介紹,大家對《小說選刊》應該有了大概的印象,在這種期刊上發表文章,難度可想而知。那麼王祥雲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1年讀書72本筆耕不輟

雖然身爲職業棋手,王祥雲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紋坪之上,但她卻一直沒有擱下自己的愛好——寫作。“最早是給《圍棋天地》寫稿,寫寫棋評,寫寫棋手日記,偶爾也會寫寫散文類的。這一寫就堅持了10年。後來‘阿爾法狗’橫行棋壇,我又寫了本《孤高求敗》,點評‘阿爾法狗’的棋局”王祥雲告訴揚子晚報記者。至於如何提高寫作水平,王祥雲的祕訣和大多數文學青年一樣——看書。王祥雲表示:“最多的時候1年看過72本書,書看多了確實收穫挺大的。”

當然,王祥雲能夠在寫作上進階還離不開圍棋的“幫忙”。因爲國手的身份,王祥雲和文學圈裏一幫喜歡圍棋的作家成了好友。於是王祥雲在棋藝上給他們指導,而作家朋友們則在文學上給其引路。“去年開始他們就鼓勵我多寫寫小說,把身邊的好玩事寫出來。於是纔有這篇《老梁的困惑》。”王祥雲如是說。

《老梁的困惑》篇幅不長,大意是一位醫院的男清潔工老梁在體檢中被查出雌性激素超標,甚至有得乳腺癌的危險。老梁左思右想也查不出原因,最後老婆發現其平時用於塗手腳裂口的“潤膚劑”有問題,一問得知老梁把醫院遺棄的快過期的藥膏當做了“潤膚劑”使用,而這種藥膏竟然是“豐胸膏”。“這其實是我身邊發生的一個真事,感覺挺離奇的,於是就寫成了小說。一開始怕寫得不好,投稿時還準備用筆名,後來朋友們都鼓勵我,於是我就用了真名。誰知道還真被《小說選刊》選中了,挺僥倖的。”介紹《老梁的困惑》時,王祥雲非常謙虛。

差點被圍棋逼成“神經病”

能成國手,大衆的第一印象就是高智商。那麼可以從下棋跨界到寫作,是不是智商出衆的結果?對此,王祥雲笑着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其實我智商一點也不出衆,比起柯潔、於之瑩這樣年少成名的天才棋手,我的圍棋之路要坎坷了許多”。爲了證明這點,王祥雲向揚子晚報記者介紹了她的圍棋路。

王祥雲7歲時被送入少年宮學棋,父母只想通過學棋來開發其智力,但沒想到王祥雲對圍棋毫不開竅。學棋一年多了,老師不止一次對她的媽媽說:把孩子領回去吧,她實在不適合學棋。幸而父母抱着“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讓王祥雲繼續堅持看看。說來也怪,度過了開始的困難後,王祥雲對圍棋突然開了竅。從9歲到12歲,她進步飛速。於是12歲那年,父母下決心要把王祥雲培養成職業棋手。儘管家境貧寒,父母還是節衣縮食讓她進入聶衛平圍棋道場學習。

不過新一輪噩夢又開始了,從12歲開始,王祥雲就開始一次次參加職業棋手的入門考試———定段賽。每次教練都說王祥雲應該沒問題,結果4次定段賽總是差一點。那段時間父母說話都不能帶“定段”這兩個字,否則王祥雲一聽就情緒激動,父母還一度擔心女兒被圍棋逼成“神經病”。

2005年,屢屢倒在定段賽中的王祥雲卻出人意料地在全國圍棋個人賽中奪得女子組冠軍,從而曲線“定段”成功,成爲一名職業棋手。“在業餘棋手參加的定段賽中都不能獨佔鰲頭,卻在有職業棋手參加的全國個人賽中奪冠,我自己都懵了。”王祥雲講述過往的一幕幕,只能感嘆“造化弄人”。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湯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