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期有個大的盜墓賊叫做溫韜,此人利用職務之便,就經常盜一些唐朝時期的大墓,給中國帝王陵墓,造成了災難性的損壞,別看他挖的還挺順利的,但是到了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的時候,他就遇到了一個難題。

當初他也打過乾陵的主意,不僅是他,很多人都打過乾陵的主意,但都無功而返,據說當初溫韜找了很多人挖掘乾陵,結果他們一挖,天氣就開始狂風大作,不挖就又好了,溫韜被這個詭異的現象嚇到了,自此再也沒有打過乾陵的主意。

在唐朝的十八座陵墓中,唯獨乾隆最爲堅硬,當地的文物局也對這裏進行了保護,乾陵不能挖,但是周圍的陵墓要是遇到特殊情況,專家們還是可以一探究竟的,在乾陵的周圍,就發現了一座靖陵。

經過專家的研究,發現這座靖陵的主人是唐僖宗,此人小的時候喜歡讀書,長大了之後又開始學習騎馬射箭,可以說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也頗得父親唐懿宗的喜愛,結果宮裏面的太監,看見他受寵,所以就有意討好他。

這些太監經常帶着李儇去鬥雞,還把一些市井的小玩意帶回宮給他玩,因爲他正好處於貪玩的年紀,就因此愛上了玩樂,也不再繼續讀書,雖然唐懿宗也知道他貪玩,但唐懿宗本人就貪玩,所以對兒子也沒有多加管教。

李儇十二歲的時候,唐懿宗就去世了,當時因爲他年幼什麼都不懂,也不知道該如何爲君,甚至把成天帶着他玩樂的太監,成爲了“阿父”,李儇一心玩樂,田令孜就把持了朝政,經過幾次波折的逃亡,最終二十七歲的李儇去世。

於是他的靖陵就被安葬在了乾陵附近,整個墓園也只有二十公里,和乾陵的輝煌相比,那可真是相差甚遠,他的靖陵也被盜墓賊光顧過好幾次了,在1995年的時候,考古專家發現了靖陵,並決定進行搶救性的發掘。

當時專家發現,靖陵的墓道已經坍塌,壁畫早已經脫落,靖陵中的很多石牆,上面的雕花都還未完成,可見靖陵修建的匆忙,棺槨也不知去了哪裏,專家們在看到棺牀的時候,都不禁的感嘆。

古代皇族陵墓對棺牀很看重,但這個李儇的棺牀,卻是由兩塊破爛的墓碑,臨時搭在一起湊成的,不管如何他都曾是唐朝的皇帝,墓地就連一個臣子都不如,專家們還有些不敢相信,在墓室中發現了遺留下來的一百多件文物,從其中的哀冊上,才證明了,這確實是唐朝皇帝李儇的陵墓,這個棺牀,也是大唐破敗的見證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