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金天命十一年(1621年)八月十二日的黎明,雖然太陽已經升起,可是對於大妃阿巴亥來說,這卻是她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刻。她的丈夫——叱吒風雲的後金最高者努爾哈赤已經永遠閉上了眼睛,而她也將跟隨丈夫而去。

​丈夫的死讓她悲痛萬分,但這並不意味着她非要以死殉夫。但皇太極等諸王貝勒卻已容不下她的存在了。他們的理由讓阿巴亥無可辯駁:大汗努爾哈赤留有遺言,死後要大妃阿巴汗殉葬。

阿巴亥心裏當然明白這不是努爾哈赤的遺言,這是她名義上的子侄們的陰謀。

關於皇太極等人一定要致阿巴亥於死地的原因,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爲阿巴亥長得漂亮,是那種令人心驚肉跳的美貌。皇太極擔心不把她滅掉,以後會亂國。

還有一種說法更具有說服力。阿巴亥在後宮乃至整個朝廷都有着很大的政治影響力,她生育的三個兒子又備受大汗寵愛,皇太極等人擔心努爾哈赤會將皇位交給阿巴亥兒子中的某一個,於是乾脆逼她殉葬,將他那三個兒子的政治靠山徹底搬掉。

這些說法都佔着理,但過於泛。事實上,阿巴亥走上絕命之路的最直接最要害的原因,是她與努爾哈赤進行了最後一次密見。如果她沒有那次終極之約,或許命不該絕。

八月初七日努爾哈赤感到大限之期將至,於是乘船返回。他急召阿巴亥來見。最後這幾日,努爾哈赤一直和他心愛的女人朝夕相處。如果努爾哈赤在生命垂危之際,急於趕回京城瀋陽交代後事,是不需要在路途中花費五天時間的。

因此,不排除一種可能:努爾哈赤將阿巴亥召來密見,是有他的打算的。

皇太極等人當然也不會認爲這是老夫少妻的最後纏綿,在他們看來,大汗極有可能在這艘船上給阿巴亥留下了重要遺囑。這遺囑體現着他最後的意志——直指大汗繼承人。而這繼承人就來自阿巴亥三個兒子中的某一位。

這當然是皇太極等人所不允許的。在他們看來,參加絕命之見返回的大妃阿巴亥渾身上下攜帶着危險,是一枚隨時可能引爆的炸彈。唯有速戰速決,纔不至於留下任何事端。

而此時的大妃阿巴亥還不是一個老辣的政治家,她對大汗密見可能激起的政治風暴,以及可能帶來的危險處境,她都沒有預見,最後只能被逼殉葬。否則也就不會有皇太極的滿清時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