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鄉村興則國家興 | 人民論壇

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

“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3月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進一步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總方針、總要求和制度保障,強調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統籌謀劃和推進,充分體現瞭解決好“三農”問題這一“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分量,充分彰顯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農,天下之大業也。”我國是農業大國,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努力推動“三農”工作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事實證明,“三農”向好,全局主動。齊心協力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贏得“三農”發展的持續好形勢,就能穩住基本盤,對做好全局工作起到壓艙石作用。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必須清醒認識到,決勝全面小康,最艱鉅的任務在農村,最突出的短板也在農村。也正因如此,“三農”依然是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關注的一大重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着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只有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爲總抓手,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從根本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才能讓鄉村全面振興,讓全面小康的成色足,讓國家現代化的質量高。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要“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樹牢綠色發展理念、補齊農村基礎設施這個短板、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這些重要論述,爲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重要認識論和方法論。只有扛起了重任、補齊了短板、夯實了根基、用好了法寶,鄉村振興戰略這個“總抓手”我們才能緊緊抓住、切實抓好,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不斷縮小城鄉差距,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大道至簡,實幹爲要。”應當看到,在我們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實現鄉村振興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創舉,沒有現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經驗,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必須遵循鄉村建設規律,堅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從容建設,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辦,一年接着一年幹,切忌貪大求快、颳風搞運動,防止走彎路、翻燒餅。只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久久爲功、馳而不息,我們才能讓農業成爲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爲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爲安居樂業的家園。

“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鄉村蘊藏着無限希望與動能,形勢越是複雜,做好“三農”工作越具有特殊重要性。打好鄉村振興這場“攻堅戰”“持久戰”,我們就能爲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贏得主動,爲做好全局工作增強定力、增厚底氣、增添幹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