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67岁的常山庄村民刘乃秀介绍,刚开始,大家都觉得当群众演员很新鲜,但都不知道怎么演,起初,剧组导演们告诉我们怎样怎样演,后来觉得当群演是一件很经常的事,不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肯定不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群演多了,如何规范管理是个问题,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帮助下,常山庄村成立了群众演员服务部,专门负责群演管理工作。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大家注意了,今天上午的戏结束后,下午和晚上继续拍摄,请大家一定做好各项准备,确保顺利成功。”眼下,建国七十周年献礼电视剧《我的山河,我的血》等红色影视剧,正在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的国家4A级景区——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火热拍摄。常山庄村近300名群众演员参加了这些剧的拍摄,该村影视服务部经理李现人在拍摄现场这样要求群演们。\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e3bb1ecbd2444b1b86fbb7fab48ea41\" img_width=\"3680\" img_height=\"2456\" alt=\"沂南县这个村靠当群演年入200万\"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村民踊跃登记做演员。\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650f3e1b87a4e7ea3e45e9e169bc3b9\" img_width=\"3264\" img_height=\"2448\" alt=\"沂南县这个村靠当群演年入200万\"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村民做群演渐成趋势和风尚。\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群演人数近六百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常山庄村民的群演生涯,是从2007年开始的,当时,知名电视剧《沂蒙》在这里拍摄。该剧拍摄完成后,先富起来的沂南县南村社区,在这里建起了沂蒙红色影视基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据影视剧拍摄需要,他们对古院落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同时,新建、改建、修复了供拍摄红色影视剧专用的炮楼、戏台、古道、城门、围墙、古庙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拓宽影视剧拍摄功能和范围,他们建成了功能齐全,能够拍摄年代剧的古县城,吸引不少影视剧组前来拍摄。建成以来,已经拍摄了由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临沂市委宣传部联合制作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沂蒙》,由山东卫视、青岛凤凰影视、花儿影视出品的电视剧《红高粱》、上海电影集团、耀莱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出品,成龙主演的电影《铁道飞虎》等在内的400多部影视剧,被誉为“乡村好莱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影视基地拍戏的剧组多了,群众演员需求量不断增加,像《战神》、《永不磨灭的番号》等战争题材影片,都需要数百,甚至上千名群众演员。于是,常山庄村民纷纷穿起戏服,当起了群演。李现人说:“周围六七个村群众在我们这里登记当群演,人数达到五六百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培训提升表演水平\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常山庄等村的群演,在圈中名气较大,许多剧组都愿意用他们出演,原因是这里的群演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后,表演技能得到提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了解,为帮助群演提高表演水平,影视基地成立了影视演员培训基地,对群众演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表演水平。经过专业培训后,许多以前只能跑龙套的群演,变成可以在剧中有台词的演员,有些表演技能出色者,甚至能够在一些影视剧中担任角色,收入成倍增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67岁的常山庄村民刘乃秀介绍,刚开始,大家都觉得当群众演员很新鲜,但都不知道怎么演,起初,剧组导演们告诉我们怎样怎样演,后来觉得当群演是一件很经常的事,不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肯定不行。她说自己经过培训后,演起戏来更加得心应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群演多了,如何规范管理是个问题,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帮助下,常山庄村成立了群众演员服务部,专门负责群演管理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前由于没有群演组织,管理比较混乱,问题时常发生,既给群演自身带来了许多麻烦,也给影视基地和剧组造成了不良影响。由村里出面成立群演管理组织,像工会一样把这件事管起来,不仅有利于村里和影视基地的工作,对群演工作良性健康发展,也是个保障。”常山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光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现人说:“成立影视服务部后,首先建立健全了群演管理制度,对群演在拍摄现场领用服装、道具、就餐注意事项、听从剧组安排、不准私自跑动、严禁打架斗殴等事项做出了明确要求。另外,影视服务部派出4名工作人员常住影视基地,负责群演在拍摄现场的管理和与影视基地、影视剧组的联系工作,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靠景区摆脱贫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靠山吃山,靠景致富。常山庄村依靠建在村上的影视基地优势,当群演,成为这个沂蒙山区村庄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职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现人粗略计算了一下:“我们村群众靠当群演,一年收入200万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刘乃秀说:“我当群演最多时一个月收入近2000元,俺孩子他爹比我收入更高,最多时,一个月收入了3000多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光介绍,以前常山庄没有水,没有路,收入较低。依托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强大带动作用,村民当群演,不仅过足了表演瘾,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增加了收入,摆脱了贫困。2015年,常山庄村实现了整体脱贫,并于当年度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18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达到近1.5万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故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家三代当群演\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67岁妇女一人就参演了一百多部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看俺现在多滋润,吃穿不愁,住着别墅楼房,还能当群演赚钱。这样的生活,以前可是连想都不敢想啊!”谈到自己的新职业——群众演员时,常山庄村民刘乃秀乐得合不拢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刘乃秀今年67岁,一位普通的沂蒙妇女,但在她生活、居住的周围几个村庄,她却成为小有名气的“明星”,她的群众演员生涯高达12年,“我是从2007年拍电视剧《沂蒙》开始当群众演员的,现在算是个老演员了。”刘乃秀扳着指头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前的刘乃秀,和村里多数人一样,一年在田里辛勤劳作,到头却剩不下几个钱。2007年,刘乃秀的工作、生活发生了令她自己也不敢相信的变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天,有人告诉我,影视基地来了拍电影的,需要群众演员,问我去不去。”刘乃秀说,“当时,我有些懵,很快就转过神来,能在电影上露脸,还能挣钱,为啥不去?第二天我就报名参加了,这是我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后来才知道,那部电视剧名叫《沂蒙》,可有名了。”刘乃秀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出演《沂蒙》后,刘乃秀群演生涯一发不可收,“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已经拍了400多部戏,这些年我在多少部戏中当群演,根本数不过来,最少也有100多部。”刘乃秀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谈到在哪个剧中当群众演员最令她难忘时,刘乃秀说是拍摄电视剧《一马三司令》时,“拍《一马三司令》时,我还帮导演添过词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时,刘乃秀在剧中扮演一位母亲,儿子是一位革命战士。开拍后,导演要求儿子在剧中喊“妈,鬼子来了,快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导演当时并没有安排刘乃秀说词,但开拍后,儿子喊完后,刘乃秀急中生智喊“儿子,快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导演不仅没有删掉刘乃秀加的词,反而表扬了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刘乃秀性格开朗,到了片场也不打怵,剧组的人很信任她,有时一个电话打来,让她给组织些群众演员,她乐颠颠地跑东家、奔西家,很快完成任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刘乃秀自豪地说:“现在俺这个景区可出名了,大明星来了很多,像成龙、蒋雯丽、黄渤、萨日娜都在这里拍过戏。很多时候在家里根本呆不住,听说来了剧组,便赶紧跑去报名参加演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让人喜出望外的是,刘乃秀不是一个人当群演,而是一家三代当群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俺一家6口人,5口当群演。”刘乃秀自豪地说,“除我和老伴外,俺儿子既当群演,还是村群演服务部工作人员。我的两个孙子俺两个孙子都在县城上学,周末时也回家当群演,而且还演过有台词的角色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刘乃秀介绍,当群演帮助他们家脱了贫,他和老伴当群演,一年收入7000多元,老伴最多时一个月收入了3000多元。除当群演外,刘乃秀今年春天开始,还承担起了为剧组做饭的工作,每天有60元收入。\u003Cstrong\u003E(临报融媒记者张庆举 通讯员郑树平)\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041825938833924
相关文章